水痘、手足口病逐渐进入高发期 清明出游谨防蜱虫叮咬

2017-05-22 16:08 来源:网友分享

  清明小长假来了,无论在家中,还是在旅途中,一些病菌、蚊虫等看似不起眼的小生物都可能成为威胁健康的“杀手”。

  4月1日,厦门市疾控中心发布了4月健康预报,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本地需特别关注的传染病为水痘、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性感冒;重点预防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黄热病等蚊媒传染病输入性疫情;重点预防伤害,包括跌倒、坠落、运动伤、蜱咬伤等。

  水痘、手足口病逐渐进入高发期

  目前,厦门正处于水痘高发时期,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近期应注意防寒保暖、饮食均衡、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学校、家庭应注意开窗通风,家长应及时带适龄儿童到辖区接种单位接种水痘疫苗,儿童出现发热、全身皮疹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到正规机构就诊。学校、幼托机构要加强晨午检。

  此外,根据既往厦门疾病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显示,4月份开始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将逐渐进入本年度第一个发病高峰,提醒家长近期应特别关注儿童健康,做好预防工作。

  目前全球首个ev71灭活疫苗已上市,家长可带孩子到各社区接种点接种。该疫苗可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等相关疾病,建议6个月龄易感儿童及时接种,且越早越好;对于5岁以上儿童,则不推荐接种。

  清明节出行踏青要谨防蜱虫叮咬

  清明节假期,很多市民会到郊区扫墓或踏青。随着天气回暖,蜱虫等病媒生物进入活动、繁殖的活跃季节。

  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春夏季出游踏青,要谨防蜱虫叮咬。一旦被蜱虫叮咬,千万不可生拉硬拽、强行拔除,要用科学的方法及时进行处理。

  蜱也叫壁虱,俗称草别子、牛虱,是一种寄生虫,一般活跃在春夏季节,常蛰伏在草丛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肉眼可以看见;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使人患病,可能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疾病。该病早期有发热、乏力等症状,可伴有全身酸痛或腹痛、腹泻,容易与感冒相混淆,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易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或死亡。

  市民应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外出前将含有避蚊胺deet的驱蚊水喷洒在衣服和暴露的皮肤上(不建议给两岁以下幼儿使用避蚊胺)。外出郊游应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虫爬上;针织衣物表面尽量光滑,使蜱虫不易黏附。

  带宠物到户外活动时,除了检查自己身上有没有携带蜱虫之外,也要看一下宠物的身上有没有携带蜱虫,这样避免把蜱虫带到家里。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手足口病

挂号科室:儿科、感染科

温馨提示:
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和四肢末端的斑丘疹、疱疹,重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和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由于病毒的传染性很强,常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5岁以下儿童 常见症状:水泡、口腔溃疡、丘疹、低热、小儿流口水、脓疱、吞咽痛、咳嗽、口痛、舌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口唇疱疹、流涎[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育儿指南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