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对眼怎么办 教你如何矫正孩子对眼

2017-06-30 11:46 来源:网友分享

一、婴儿对眼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人体的眼部是有六小块肌肉的,这些肌肉平时指挥着眼球的一个运动,然而小宝宝的对眼是因为六块小的肌肉中有某两块因为长期的处于紧张的状态,从而就会导致力量的不均衡而导致的。

  婴儿在出生最初几个月内,调节眼球活动的一些肌肉发育还不完善,双眼的共同协调运动能力较差,而婴儿喜欢用深沉和目不转睛的凝视来观察周围事物或与父母亲人交流。再加上婴儿时期婴儿的鼻骨未能发育,两眼距离较近,所以视觉上感觉宝宝好像是“对眼”,其实,这对于大多数婴儿来说,属于暂时的正常生理现象,一般再隔几个月后婴儿双眼的共同注视能力就可以发育良好。

正常情况下,三个月内的宝宝还不能判断是不是因为疾病或发育不良等原因造成对眼。有的父母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宝宝双眼都向中间对,而到医院检查,医生却说不斜。这可能是医学上讲的内眦赘皮,也叫假性内斜视。这是由于人们习惯于根据黑眼球两侧眼白暴露得是否对称,来判断眼球是否正位。当有的孩子鼻梁较平,在内眼角处有一个皮瓣(内眦赘皮)时,会挡住部分鼻侧的眼白,这样一来,当孩子侧视时,一侧的眼睛就好像向中间斜了。

二、婴儿对眼的三大危害

  对眼又称为“内斜视”。几乎3岁之内的孩子都有“对眼”现象,原因是孩子的眼睛发育不好吗?不是!3岁内孩子鼻梁都偏低。如果家长试图将孩子的鼻梁轻轻揪起,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的眼睛非常正常。鼻梁低平造成成人观察孩子时出现了视觉偏差。

  1、孩子容易有孤僻或反常心理

  由于斗鸡眼影响美观,斗鸡眼儿童常被人起绰号,给儿童心理蒙上阴影而造成其孤僻及反常心理。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斜视儿童斜眼的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多见于单眼性斜视。

  2、没有立体视觉和融像能力

  斗鸡眼可能不能完整的看到某一个物体,即使视力正常,但他们往往没有融像能力和立体视觉,所以长大后不能考驾照,也不能做测绘这些立体视觉的工作。

  3、对眼会导致视线模糊、头痛及眼睛疲劳

  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屈光性弱视或斜视性弱视。而斜视不仅会影响孩子外观的美观,而且还会影响全身骨骼的发育。如先天性麻痹斜视会致使颈部肌肉挛缩和脊柱发生病理性弯曲,甚至面部发育不对称。

三、孩子对眼的两个治疗方法

  1、矫正手术

  共同性斜视中先天性内斜视虽与眼的调节无关,但对双眼单视功能发育影响很大,最好的治疗是在2岁视功能发育初期做手术矫正。

  2~3岁以后发生的内斜多与远视眼引起的调节辐辏过度有关,这种斜视要充分散瞳后验光,有远视者配足量眼镜,坚持戴镜3~6月使斜视矫正或部分矫正后,再对于残存的内斜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戴镜后内斜无改变的,只有进行手术治疗。斜视完全矫正的继续戴镜,若远视度数很高,也可通过手术矫正斜视而降低戴镜度数。

父母如果有弱视的情况,要注意孩子有可能会遗传。6个月以上的婴儿就可以对视力发育情况进行一些初步检查了,比如有意用手挡住孩子的一只眼睛,观察他是否有拒绝的表示,如果没有,说明未被遮挡的眼睛没有严重问题。但是具体的屈光状态和融像能力,则要到医院借助一些仪器来检查。

四、纠正宝宝对眼的三个方法

  尽管大多数宝宝的对眼是生理性的,但也有少部分宝宝是真的对眼,而且这跟孩子的护理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例如长期让孩子盯着某一处看,也有可能会造成斗鸡眼。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和改善宝宝对眼。

  多角度悬挂玩具

  家长们要注意不要在婴儿床的附近固定的某个点悬挂玩具,需要经常的变换着位置。同时,在婴儿房内布置的一些新鲜的玩具也应该要经常的变换着方向,这样避免小宝宝总是盯着一个地方看。

  经常变换睡觉体位

  你要让宝宝总朝着一侧睡,妈妈应该经常帮助宝宝变换体位,可有时向左有时向右,这样可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能使宝宝的眼球不只转向一侧,从而避免斜视。

  让宝宝经常转动眼珠

  不要将宝宝一整天放在婴儿床或婴儿车中,最好经常抱到户外多走动,让宝宝看看不一样的事物,充满好奇的宝宝会不停转动眼珠,这有利于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产生斜视。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育儿指南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