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矮小门诊量翻倍 孩子长高的误区你有么

2017-06-12 06:49 来源:网友分享

  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了解到,暑期以来,前来看身材矮小的孩子翻倍剧增,7月份就诊量接近平时2倍。然而,儿科主任刘戈力教授却表示很遗憾,因为70%的孩子错过了最佳诊疗时机,大多数家长对儿童生长发育知识了解的太少,被一些传统观念影响,出现认识误区,错过了最佳诊疗时机。

  误区一:“二十三窜一窜”,孩子将来迟早会长

  16岁的亮亮(化名),身高不足140cm。亮亮的妈妈介绍,亮亮自小就长得慢,妈妈一直认为是由于营养跟不上造成的,于是每天给孩子炖排骨、喝牛奶等。可后来发现比别家孩子矮的越来越多,而此时,家长仍误以为亮亮属于晚长的类型,青春期肯定还会长,“二十三还窜一窜”,直到近日才第一次带孩子就诊。

  经过检查,刘主任最后确诊亮亮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如不及时治疗最终身高只能达到145cm左右。虽然亮亮骨龄相对较小,还有2-3年生长空间,持续治疗身高有望达到155cm左右,但是治疗效果相比小时候要差很多,治疗费用也要高出一大截。

  误区二:父母身高都很高,孩子一定也会高

  周先生和刘女士,身高为178cm和167cm,可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华华(化名)15岁了,却只有151cm,几乎比同龄的孩子矮了一个头。趁着暑期带他来天津医大总医院儿科就诊。

  根据医大总医院小儿内分泌专家杨箐岩介绍,华华经过检查没有发现全身性、内分泌、营养性疾病和染色体异常的状况,但是身高相比同龄同性别的孩子落后2个标准差以上,这种矮小类型在临床上称之为特发性矮小,一样需要通过科学系统地治疗才能实现正常身高。

  误区三:给孩子选择广告宣传的保健品或门诊增高

  据医大总医院不完全统计,前去就诊的80%矮小患儿都服用或使用过广告宣传的增高产品。

  据医大总医院儿科郑荣秀主任介绍,目前增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产品作用原理不明,完全利用了家长“病急乱投医”的心理。有些保健品中含有性激素或类似性激素的成分,也许短期内起到一定效果,实际上则加速了孩子的骨龄成熟,严重压短孩子的生长时间。除了增高产品外,广告上也常出现门诊、科研等非正规医疗机构的名字,郑主任告诫家长千万不能盲目相信广告宣传,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才能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误区四:孩子从小长得高将来一定高

  肖女士介绍,9岁女儿潼潼(化名)出生后各方面都很正常。但是,从去年4月份开始,潼潼的身高突然开始猛增。随后,肖女士偶然发现刚满8岁的女儿乳房开始增大,下身也出现了一些分泌物。肖女士以为可能是气候变化或者饮食不当造成,也就没放在心上。直到发现来了月经,肖女士才急忙带着孩子来到医院。

  医大总医院儿科杨箐岩主任对其进行了详细检查,最后诊断潼潼属于性早熟。杨主任介绍,性早熟的孩子性发育较早,性激素提前大量分泌会导致孩子骨骺提前融合,骨龄比实际年龄大大提前,从而缩短了孩子的生长时间,导致“高儿童矮成人”。虽然潼潼现在身高达到143cm,但是按照现在的骨龄,如不进行干预治疗,潼潼最终身高只能达到150cm左右。

  专家说法:矮身材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4-12岁是最佳治疗年龄。

  刘主任强调,家长一定要养成监测孩子生长发育的习惯。一旦发现个子矮小或第二性征发育过早(如:女孩8岁前乳房发育,10岁前来月经,男孩9岁前睾丸增大),要第一时间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矮小症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分化能力越强,生长的空间及潜力越大,药物促生长效果越好;另一方面,矮小症的治疗费用跟患者的体重成正相关,孩子的体重越大用药剂量越大,治疗费用越高。另外,一些矮小的儿童有器质性的病患(如:脑积水、垂体肿瘤等),身材矮小只是其最早出现的症状,对于这部分的儿童及时发现,及早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育儿指南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