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过多_好吗 为什么宝宝总是在睡觉

2016-12-12 17:14 来源:网友分享

一、宝宝睡觉过多 好吗

  家长们都想让孩子聪明,可是有些因素会影响孩子的智力。而这些因素往往家长都很容易忽视,家长们注意过宝宝的睡眠时间吗?其实,宝宝睡觉少会影响智力。

  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婴儿每天睡眠充足与否,与学习成绩的优劣呈正相关。如果睡眠不足,大脑疲劳长时间得不到恢复,将会导致反应迟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理解力下降。

  睡眠与智力发育的关系

  睡眠对婴儿的智力发育作用重大。科学研究发现,婴儿在熟睡之后,脑部血液流量明显增加,因此睡眠还可以促进脑蛋白质的合成及婴儿智力的发育。宝宝如果睡得很好,醒来时精神也会好,白天就能接收更多的信息。如果他睡得不好,醒来时状态不好,不易接受周围的事物。

  一个儿童睡眠一天需要几小时和另一个儿童需要几小时是不完全相同的,不要横向比较。

  孩子睡眠时间和同龄小婴儿相比,是有一定差别的。一个孩子的睡眠够不够不完全看睡眠时间的长短,还要看对他的身长、发展、智力有没有影响。最好开始半个月到1个月测一下身高、体重,以后两三个月测一次(如果他还是睡得少的话),看看他与同龄婴儿相比是不是差不多。小婴儿睡眠不足,很快就会反映在发育上。另外,也可以到保健部门去测查一下智力,看看有没有影响。

二、为什么宝宝总是在睡觉

  刚出生的婴儿可能每天会睡上15~20个小时,但请相信,这种情况,家长不应该感到恐慌。这是完全正常的的情况,因为他们正处于不断增长的阶段,睡觉往往意味着快速增长,这就是为什么婴儿可以通过5个月增长加倍的重量。

  越小的婴儿,他们就越容易睡觉。许多新任家长都会担心新生儿的睡眠模式。他们可能会好奇的想要知道多长时间的睡眠是合理的?

  现实情况是,新生儿睡觉往往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其实,他们只是需要睡很多觉而已。宝宝的睡眠模式可能无法与他或她的父母的睡眠模式达成一致,这是没有必要感到恐慌的,如果婴儿睡觉睡过大半夜,仍然在白天睡了很多。甚至宝宝的睡眠达到每一天二十个小时,清醒的时间很短,也是不需要医疗的干预的。婴儿过度睡眠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宝宝还在适应新的环境,并在同一时间经历快速的成长。婴儿早期有很多睡眠对宝宝是一件好事,说明他们正在生长发育,因为生长激素是由脑垂体以快得的速率分泌而形成的,所以婴儿需要睡觉。

  任何经验丰富的家长都可以证明,前五个月婴儿会快速增长。到达五个月年龄的时候,他们的体重得到了翻倍增长,这是不寻常的。五个月后,他们将继续以稳定的步伐生长,但将开始在未来几个月有所减缓。所以不要试图叫醒孩子,打断他们的睡眠,新生儿睡觉是婴幼儿健康的标志。

三、哪些宝宝适合趴睡

  宝宝趴睡的好处

  胎儿在母亲的子宫内就是腹部朝内,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势,这种姿势是最自然的自我保护姿势,所以宝宝趴睡时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熟,不易惊醒,有利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趴睡还能使宝宝抬头挺胸,锻炼颈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促进宝宝肌肉张力的发展。趴睡还能防止因胃部食物倒流到食道及口中引发的呕吐及窒息,消除胀气。

  哪些宝宝不适合趴睡

  患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喘鸣、肺炎、感冒咳嗽时痰多、脑性麻痹的宝宝,以及某些病态腹胀的宝宝,例如患先天肥大性幽门狭窄、十二指肠阻塞、先天性巨结肠症、胎便阻塞、坏死性肠炎、肠套叠和其它如腹水、血液肿瘤、肾脏疾病及腹部肿块等疾病的宝宝,不适合趴睡。

  哪些宝宝很适合趴睡

  患胃食道逆流、阻塞性呼吸道异常、斜颈等的宝宝,可以尝试趴睡,以帮助缓解病情。下巴小、舌头大、呕吐情形严重的小孩,必须趴睡。另一种状况要特别注意,幼儿有痰时,常常会呕吐,一旦有呕吐,要让幼儿趴下,使食物流出,才可再躺下,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仰睡的姿势最为安全

  对婴幼儿来说仰睡的姿势最为安全,小宝宝的脸部朝上,口鼻可以直接接触空气。

  另外,有些容易溢奶或呕吐的宝宝,在仰睡时呕吐物可能回呛而阻塞呼吸道,甚至吸入肺部而发生危险,可以选择侧睡。

  如果到两三岁孩子有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就不必强求睡姿了,但床垫和枕头不能太松软。

  夜间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一定要保证宝宝夜间持续睡眠时间,避免人为地过多打扰宝宝睡眠。

四、宝宝睡眠10大现象解读

  1. 很困,却不肯睡觉

  解读:过于疲倦的婴儿之所以表现得兴奋、易怒、急躁、难以入睡,是因为体内的化学物质在对抗疲劳。缺乏睡眠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高度清醒,醒太久,太疲劳容易引发睡前哭闹。

  对策:在宝宝还没有困得很厉害的时候,就进行安抚,安排睡眠环境。

  2.白天不肯醒,晚上不肯睡

  解读:宝宝有时白天连睡3、4小时不醒或者早上起太晚,就容易发生昼夜颠倒,出现晚上入睡困难,睡后2小时甚至1小时一醒,半夜起来玩等现象。

  对策:白天保持活动量,接受日光照射。白天睡眠期间光线不要太暗,让宝宝慢慢区分白天和夜晚。晚上早些休息,屋里要暗,睡前可以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放舒缓额音乐,做抚触,这些都能帮助减少昼夜颠倒发生的可能。

  3.在手上睡的香,一放下就醒

  解读:3个月内的婴儿,入睡先进入的是20分钟左右的浅睡眠,所以如果在成人怀中入睡,此时挪动到床上比较容易醒。

  对策:一般等过20分钟后的深睡眠再放或直接在床上入睡,减少放下的步骤能够有所缓解。三个月后,入睡会先进入深睡眠,放不下的现象会有好转。

  放下时也不要偷偷摸摸, 有时候小心翼翼反而不如放松些坦然告之“妈妈要把宝贝放在床上睡啦”,婴儿有了准备就不容易受到惊吓。此外,婴儿浅睡眠比例高,而浅睡眠期间睁眼睛动两下甚至哭两声,都是正常现象,不要误会为已经醒了,从而对睡眠造成过度的干扰。

  4.人一走开,就醒

  有时宝宝已经一动不动睡着十分钟了,人一走就醒,哪怕动静再轻……仿佛自带雷达。其实同样的声音对人的觉醒作用不同,是否醒来和心理预期相关。比如一模一样的音量,睡眠中听见正常杂音常能继续安睡,而听见大楼火警却往往立即觉醒。

  对策:遇到这种现象,一定和宝宝打好招呼,需要告知这是正常声音,跟宝宝解释安心睡觉,妈妈起身而已,没有走远。有妈妈说孩子对声音特敏感,有时候翻身,床发出很轻微的声音就醒了,所以只好憋着不翻身……可以尝试做脱敏,清醒玩时演示给孩子看:“你睡觉的时候妈妈是这样翻的,然后床就响啦,你听是这个声音哦,不要害怕,正常的。”场景再现,复现了声音的来源,帮助他们不把这类声音和恐惧关联起来。

  5. 半小时醒一次

  婴儿睡眠周期一般在30-45分钟左右,比成人短,且周期结束后容易醒来。睡眠周期在4-6个月期间逐渐延长,届时会睡得更长一些。睡眠能力增加后,也能够增加单次小睡所含的睡眠周期,延长小睡时间。家长往往先入为主认为小睡就是半小时结束,安排起床活动,而不像半夜醒那样鼓励婴儿接着睡。长久如此,孩子也就没有醒来还需继续睡的意识,小睡短变成了习惯。

  对策:小睡时间短受发育阶段和睡眠习惯影响,是出生前6个月睡眠中最大难题之一,当排除人为干扰因素后,受生理条件所限仍有可能睡得短,还是要耐心镇定,避免过度焦虑。

  6. 入睡后抽动

  婴儿大脑发育尚不完善,睡眠时控制肌肉运动的大脑仍然有部分活跃,产生间歇性的抽动。

  对策:最初的3-6个月可采用襁褓、搂压等方式缓解抽动对睡眠的影响,一般这个现象随着成长自愈。此外,一些缺乏维生素D导致血钙水平低的情况,也容易出现抽动。

  7.大运动发展、大脑发育跳跃期睡眠受影响

  大运动发展期、大脑发育跳跃期涉及大量的记忆工作,而因为快速眼动睡眠(REM)有存储、整理、归纳白天记忆的功能,所以睡眠也相应的受到影响。类似白天工作文件杂乱放在桌面,晚上下了班,机器内部在做分类整理放到各个盘。

  学爬、学坐、学站都会干扰到睡眠,但因为翻身期是第一次比较大的刺激,所以对睡眠影响最大。突然学会翻身,好比误打误撞闯出一个迷宫,这时候非常兴奋却也迷茫究竟是怎么出来的,会迫不及待再回头走,一遍遍确认来时的路,这种复习的迫切感冲击着大脑。

  对策:所以白天要给足条件和时间练习,熟悉后刺激就减少了。睡眠能力的底子也很重要,底子好不容易在这种时期崩盘。有时候翻身反不过来或者坐起来不会躺下,家长可以温和的帮助复位,但不要过渡的干预,更不要一味采用喂奶来催睡。

  8. 生病恢复后,睡眠恢复不到从前

  以前睡得好,但生了场病就夜醒无数,病好了,怎么还醒呢?这是个常见的问题,类似的还有妈妈上班或孩子回了趟老家之后,好睡眠就一去不复返了。

  这个现象就和习惯性夜醒有关,一般是由于在这个因为偶然的原因醒过,受到喂奶,抱哄等干预,又没有及时回调,变成会主动醒的习惯固化下来。佐证是,不在11点夜醒的婴儿,如果家长连续3、4天都在夜里11点主动喂奶,有可能之后婴儿就会主动在这个点醒。这表明父母的行为是能够影响和改变婴儿的睡眠。

  对策:这种固定的模式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看清楚习惯性夜醒产生的根源,就知道这个习惯并没有需要继续维持的生理基础,勇敢的打破,维护好婴儿睡眠的完整性。

  9.夜里固定时间醒,“对表醒”

  有时会发现,婴儿的夜醒每天在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出现,呈现类似1点、3点、5点这种“对表醒”。睡眠周期是45-60分钟左右,周期结束时容易醒,所以其间隔往往是整点半点。此外,还涉及到习惯性夜醒,前几天都在这个点醒,生物钟巧妙的记忆、追踪着之前的情况,今天还是很可能这样。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对表醒都是习惯性夜醒,有时候确实是饿了之类。

  对策:宝宝醒了在排除宝宝饿了的情况下安抚宝宝继续睡。

  10.夜醒频繁

  婴儿胃容量很小,刚出生可能吃能一次吃几口,一顿吃完2小时就会饿,这是早期频繁夜醒的生理因素。随着婴儿的长大,饿不再是主导因素,尤其是远远小于饥饿周期的夜醒,更可能是睡眠环境不一致、习惯性夜醒导致的。入睡和睡眠中的环境不一致,孩子会很警觉的经常醒来确认睡眠环境是否发生了改变,觉自然就很轻了。对策:夜醒不等于饿,屎尿、湿疹、冷热、白天受刺激、换床、家里来人、妈妈上班、学翻身、长牙,乃至蚊子咬都可能夜醒, 留几秒时间判断,不要一醒就塞奶头,无原则夜奶是导致习惯性夜醒的主因。

  如果是夜奶引起的夜醒频繁,要及时减少夜奶次数。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育儿指南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