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胃食管反流RX处方、化验单汇总

2016-11-04 20:57 来源:网友分享

  

  本期处方:

  请问这个处方合理吗?

  温故而知新

  学医必懂,化验单汇总!

  尿常规

  血常规

  其他检查

  生化检查

  零散检验小知识

  1、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sgpt/alt(0-40u/l)

  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

  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

  2、总胆红质素(t-bil:0~18.8umol/l)

  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1)血清总蛋白增加

  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

  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③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

  (2)血清总蛋白降低

  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

  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

  3、血清白蛋白(alb:35.0~55.0g/l) 与血清总蛋白测定基本相同。

  4、碱性磷酸酶(alp)

  (1)成人20-110u/l;儿童20-220u/l。

  (2)增高见于① 骨髓疾患;② 肝胆疾患;③ 其它甲亢甲状腺腺瘤、甲旁亢。

  5、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γ-gt)<50u/l。

  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头癌;

  ②轻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

  ③酗酒,药物等所致。

  6、胆固醇(cho) 0~5.18mmo1/l;<200。

  ①用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分析。

  ②用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判断。

  7、甘油三脂(tg) 0~1.6pmmo1/l。

  (1)青年<150;老年<200。

  (2)增高见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

  (3)降低(低于人群的5%位数)无重要临床意义。过低见于消化吸收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症。

  8、高密度脂蛋白脂固醇(hdl-c) 1.16-1.55mmo1/l。

  (1)男>40(1.03);女>45(1.16)。

  (2)生理性升高:运动(如运动员一般hdl—c较高)、饮酒、妇女服用避孕药、一些降胆固醇药物(如诺衡)等。

  (3)生理性降低:少运动的人,应激反应后。

  (4)病理性降低: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

  (5)病理性升高:慢性肝病、慢性中毒性疾病、遗传性高hdl血症。

  hdl胆固醇是一种和总胆固醇浓度无关的危险因素,而且有很高的预期价值。因此,hdl胆固醇浓度的测定对冠心病危险的评估是必需的。

  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84~3.10mmol/l。

  增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10、淀粉酶(ams) 血清0-220u/l;尿<1000u/l。

  (1)增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

  (2)减低见于严重肝病(血清尿淀粉酶同时降低)。

  11、二氧化碳结合率/力(co2-cp) 45.0ml%~65.0ml%。

  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增多,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酸性中毒的代偿。

  乙肝五项指标含义

  hbsag、抗hbs 、hbeag、抗 hbe、抗 hbc。以上即为乙肝的" 二对半",正常均阴性。

  下列各种 "组合 "的阳性,其意义如下:

  1、hbsag、 hbeag、抗 hbc(1 、3、 5项)阳性:急性或慢性乙肝。俗称 "大三阳" 。

  2、 hbsag、抗hbe 、抗hbc( 1、 4、5 项)阳性: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者。俗称 "小三阳 "。

  3、hbsag、抗 hbc( 1、5 项)阳性: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急性 hbv感染。

  4、抗 hbs、抗hbe 、抗hbc( 2、 4、5 项)阳性:表示感染后恢复,已获得免疫力。

  5、抗hbe、抗 hbc( 4、5 项)阳性:有既往感染史、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6、抗 hbs( 2项)阳性:被动或主动免疫,对hbv (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7、抗hbc阳性( 5项):急性 hbv(乙肝病毒)感染核心窗口期(尚未发病但可传染)。

  凝血四项

  取血做凝血4项检查,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目的是在术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无缺陷,以事先有所准备,防止术中大出血而措手不及。

  人体的止血功能十分重要。当人意外受伤流血时,止血功能迅速发挥作用,使血液凝固堵住伤口而止血,避免血液大量丢失。当患者需要手术时,医师必须事先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如止血功能不健全,患者术中可能会大出血以至发生手术意外甚至死亡。

  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是血检前状态、dic及肝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作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也是临床口服抗凝治疗剂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1)延长见于:

  a、广泛而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伤,主要由于凝血酶原及有关各凝血因子生成障碍。

  b、vitk不足,合成Ⅱ、Ⅶ、Ⅸ、Ⅹ因子均需vitk。当vitk不足时生成减少而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亦见于阻塞性黄疸。

  c、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因广泛微血管血栓而消耗大量凝血因子。

  d、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抗凝治疗。

  (2)缩短见于:

  血液呈高凝状态时、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心梗、脑血栓形成。

  2、凝血酶时间(tt)

  延长见于: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增多、at-Ⅲ活性增高、纤维蛋白原量和质异常。

  3、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

  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水平,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常用aptt对肝素抗凝治疗进行监控。

  延长见于:

  a、凝血因子Ⅷ、Ⅸ、Ⅺ、Ⅻ缺乏;

  b、凝血因子Ⅱ、Ⅴ、Ⅹ及纤维蛋白原减少;

  c、有肝素等抗凝物质存在;

  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

  e、dic。

  4、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1)增高:烧伤、糖尿病、急性感染、急性肺结核、癌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妊娠、肺炎、胆囊炎、心包炎、败血症、肾病综合症、尿毒症、急性心肌梗塞后。

  (2)减少:先天性纤维蛋白原。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胃炎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胃炎是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再生。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饮食不节人群 常见症状: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医院动态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