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治疗方法 哪些中医偏方可以治疗胃癌

2016-11-03 17:11 来源:网友分享

一、胃癌的治疗方法具体有哪些

  手术治疗

  (1)根治性手术 原则为整块切除包括癌灶和可能受浸润胃壁在内的胃的部分或全部,按临床分期标准整块清除胃周围的淋巴结,重建消化道。

  (2)姑息性手术 原发灶无法切除,为了减轻由于梗阻、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引起的症状而作的手术,如胃空肠吻合术、空肠造口、穿孔修补术等。

  化疗

  用于根治性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延长生存期。晚期胃癌病人采用适量化疗,能减缓肿瘤的发展速度,改善症状,有一定的近期效果。早期胃癌根治术后原则上不必辅助化疗,有下列情况者应行辅助化疗:病理类型恶性程度高;癌灶面积大于5厘米;多发癌灶;年龄低于40岁。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姑息手术后、根治术后复发者需要化疗。

  常用的胃癌化疗给药途径有口服给药、静脉、腹膜腔给药、动脉插管区域灌注给药等。常用的口服化疗药有替加氟、优福定、氟铁龙等。常用的静脉化疗药有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阿霉、依托泊苷、甲酰四氢叶酸钙等。近年来紫杉醇、草酸铂、拓扑酶抑制剂、希罗达等新的化疗药物用于胃癌,

  其他治疗

  包括放疗、热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胃癌的免疫治疗包括非特异生物反应调节剂如卡介苗、香菇多糖等;细胞因子如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以及过继性免疫治疗如淋巴细胞激活后杀伤细胞(IAK)、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等的临床应用。抗血管形成基因是研究较多的基因治疗方法,可能在胃癌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二、治疗胃癌的中医偏方

  中医治疗胃癌的偏方之一:健脾补肾汤。党参、枸杞子、女贞子各15克,白术、菟丝子、补骨脂各9克。日1剂,水煎服。

  中医治疗胃癌的偏方之二:健脾散结汤。拔契、薏苡仁各30克,党参、黄芪各15~20克,白术、生半夏各15克,陈皮6克,狼毒、甘草各3克。日1剂,水煎服。

  中医治疗胃癌的偏方之三:消积导滞汤。煅瓦楞、仙鹤草、牡蛎各30克,炒麦芽、延胡索、丹参、夏枯草1各5克,党参、白芍、海藻各12克,炒山楂、六神曲、鸡内金、陈皮、木香、枳壳、川楝子、赤芍、黄芪、蒲黄各9克,桃仁6克,白芨4.5克。日1剂,水煎服。

  中医治疗胃癌的偏方之四:藤梨根汤。藤梨根90克,龙葵、铁刺铃各60克,石打穿、鸟不宿、鬼箭羽、无花果、各30克,九香虫9克。日1剂,水煎服。倘若患者的有便秘的现象要加全瓜蒌仁30克,呕吐者要加姜半夏15克,疼痛者要加苏罗子15克。

三、胃癌术后复发的原因

  1、晚期癌肿

  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已经属于较晚期的胃癌,癌肿已穿透胃壁,侵及腹腔和邻近的器官组织,如胰腺、结肠、肝脏、肠系膜等;或经淋巴组织转移至远处。在手术中无法根治性的地切除肿瘤,以致腹腔内残留数量不等的癌组织,这些患者往往术后不久便出现复发。例如有一位老年患者,因食欲减退3个月未予重视,后来出现了进行性消瘦、呕吐、不消化食物近1个月才去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胃窦癌伴幽门梗阻。手术中发现胃窦后壁肿瘤已与胰腺粘连而无法彻底切除,术后不足半年就出现盆腔肿块和腹水。

  2、手术治疗不够彻底

  有少数医生只注重近斯疗效,单纯从创伤角度出发,不适当地缩小胃癌根治的手术范围,以致腹腔内残留了少量的肉眼难以发现的癌肿组织或转移淋巴结,加上术后又忽视综合治疗。他们在术后近期常恢复得很好,但过了一段时期(一般手术后一年之内),就会出现癌肿复发。

  3、机体免疫力低下

  有许多胃癌患者术前已有机体免疫力下降,主要表现在免疫防御功能的减退,即体内的免疫细胞识别和杀伤癌细胞的能力降低;加上手术创伤和麻醉对身体抵抗力的打击,致使这类患者在手术后免疫力更低。若术后不及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则患者往往在手术后肿瘤复发;即使作了较彻底的根治,也会有一部分人在术后远期复发。有一位Ⅱ期胃癌的中年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水平较低,在行根治术后5年,于脐孔部发现肿块,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转移性胃癌。

  4、生物学特性

  通常是指肿瘤的恶性程度。往往老年患者其胃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而年轻的胃癌患者恶性程度相对较高,预后较差。一般来说,恶性程度较高、对化疗抗药性强的癌肿,较恶性程度低、对化疗敏感的癌肿易于复发。

四、确诊胃癌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1、内镜检查(胃镜)

  目前胃镜已成为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最重要工具。临床上所使用的内镜主要有纤维内镜、电子内镜、超声内镜三种。胃癌的内镜及超声内镜特征对于胃癌内镜下主要观察病变的基本形态:隆起、糜烂、凹陷或溃疡;表面色泽加深或变浅;粘膜面粗糙不光滑;有蒂或亚蒂;污苔附丽与否;病变边界是否清楚及周围粘膜皱襞性状态情况。和正常粘膜对比的方法来区分辨别病灶。胃镜检查特别适用于:①怀疑胃部良性或恶性肿瘤者;②短期内动态观察胃的溃疡性病变,以鉴别良性或恶性;③锁骨区淋巴结转移癌找原发灶。胃镜能够直接观察胃粘膜变化,通过胃镜对病变组织进行活检,镜下应估计癌的大小,小于1cm者称小胃癌,小于0.5cm者称微小胃癌。从而提高胃癌的早期发现。而且对胃的癌前病变如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伴肠上皮中重度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活检确诊后予以积极治疗,确保了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

  2、X线钡餐检查

  钡剂造影是胃肠道肿瘤检查的首选和主要方法,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对于老年人、儿童、脊柱严重畸形者,有心血管并发症者,以及恐胃镜者,胃肠钡餐X线检查应是除胃镜外的首选。但也有些病变是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例如早期胃癌等。因此,X线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对可疑病灶反复检查,严密随访,X线检查阴性不能排除病变的存在。钡剂造影推进了“胃肠动力学”的发展,胃肠动力学是研究胃肠道的运动功能,以及在钡剂造影中所发生的系列技术变化,它是发挥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优势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对早期肿瘤的检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3、B型超声检查

  (1)正常胃壁结构破坏:癌肿沿胃壁浸润生长,常侵犯胃壁各层,使胃壁增厚,层次模糊不清,粘膜面粗糙、不光整,①如隆起型胃癌,肿瘤由胃壁间突入腔内,表面凹凸不平呈菜花样,图像酷似“戒指样”改变。②溃疡型胃癌、因病变区表面有污浊或出血点,故回声较强,而且癌瘤常达肌层形成大而浅的盘状溃疡,其边缘有一圈堤状隆起,中间凹陷,常见回声失落现象,酷似“火山口”或“弹坑样”图像改变。③浸润型,因癌肿浸润生长累及胃壁各层,使胃壁局限或弥漫型性增厚,界线不清。

  (2)胃形态异常,胃动力学发生变化:因上述原因肿瘤侵犯胃壁造成胃壁不规则增厚,致使胃腔狭窄变形。而且因癌肿生长,胃壁僵硬,蠕动减低或消失导致胃排空缓慢,胃液潴留。

  (3)胃癌的转移表现:胃癌转移分直接扩散、血行、淋巴转移及种植方式转移。直接蔓延主要因肿瘤侵犯到浆膜层,常常波及邻近脏器。而且胃癌蔓延也有一定规律,如贲门癌向食管下段蔓延或直接侵犯邻近脏器如肝脏、大网膜、横结肠、胰腺及腹壁等;幽门部癌一般向十二指肠扩散。这些被侵犯的组织图像表现为:胃与周围脏器原清楚的界线被破坏,形成边界模糊不清或使受累呈“假肾形”改变。若胃癌沿淋巴管转移,常在肝门或腹主动脉周围见到圆形或类圆形肿大的淋巴结,为低回声、结节或肿块。所以胃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肿大和典型的肝转移征象是超声提示胃恶性肿瘤的重要依据,同时有利于对肿瘤分期的判断。是胃镜和X线钡餐检查不可缺少的补充。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胃癌

挂号科室:肿瘤科、普外科

温馨提示:
进食不宜过快、过烫。不饮烈性酒,不吸烟。有慢性胃病的患者要及时治疗,定期进行胃镜或X线胃肠摄片检查。对高发区及高危人群进行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普查普治。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 ,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 ,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还有2万以上新的胃癌病人产生出来 ,胃癌确实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多见于60-80岁的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 常见症状:食欲减退、上腹部包块、疼痛、消瘦、恶病质、黑便、贫血[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化疗、放疗、手术以及中医中药治疗

肿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