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及麻疹在北京的防控工作依然严峻!

2016-12-26 16:58 来源:网友分享

  进入6月,本市麻疹和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依然形势严峻。市卫生局今天发布的疫情统计显示,上周全市报告麻疹和手足口病例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8.57%和155.84%。

  上周全市报告麻疹178例,比去年同期上升408.57%。病例主要以散居儿童、家务及待业、干部职员、工人和学生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9.78%。报告手足口病病例达到2607例,比去年同期上升155.84%,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

  截至6月6日,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6792例,较去年同期上升70.01%,其中包括4例死亡病例。

扩展阅读:


一、手足口病的检查

  【实验室检査】

  1.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 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氣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白(cTnI)和血糖升高。

  3. 血气分析 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和酸中毒。

  4. 脑脊液检查 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细胞计数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5. 病原学检查 鼻咽拭子、气道分泌物、疱疹液或粪便标本中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可以确诊。

  6. 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亦可确诊。

  7. 胸部X线检查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斑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

  8. 磁共振检査 神经系统受累者可见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的异常改变。


二、麻疹的预防

  1.被动免疫

  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于免疫血清球蛋白,可预防麻疹发病;超过6天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使用过免疫血清球蛋白者的临床过程变化大,潜伏期长,症状、体征不典型,但对接触者仍有潜在传染性。被动免疫只能维持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措施。

  2.主动免疫

  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预防效果可达90%。虽然5%-15%接种儿可发生轻微反应如发热、不适、无力等,少数在发热后还会出疹,但不会继发细菌感染,亦无神经系统合并症。国内规定初种年龄为8个月,如应用过早则存留在婴儿体内的母亲抗体将中和疫苗的免疫作用。由于免疫后血清阳转率不是100%,且随时间延长免疫效应可变弱,所以4~6岁或11~12岁时,应第二次接种麻疹疫苗;进入大学的青年人要再次进行麻疹免疫。急性结核感染者如需注射麻疹疫苗应同时进行结核治疗。

  3.控制传染源

  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4.切断传染途径

  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手足口病

挂号科室:儿科、感染科

温馨提示:
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和四肢末端的斑丘疹、疱疹,重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和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由于病毒的传染性很强,常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5岁以下儿童 常见症状:水泡、口腔溃疡、丘疹、低热、小儿流口水、脓疱、吞咽痛、咳嗽、口痛、舌齿龈疼痛性粟粒至水疱、口唇疱疹、流涎[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儿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