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好了为什么还低烧 怎样预防及护理肺炎患者

2017-06-27 20:21 来源:网友分享

一、肺炎好了还低烧的原因

  肺炎好了为什么还低烧?肺炎好了还低烧是因为局部还有炎症的关系,还是要吃药再巩固几天,再就是多喝水,注意饮食。肺炎会引起的并发症有:

  1.感染性休克 常由于发生严重败血症或毒血症而引起,多见于老年人,亦可见于青壮年。发病急骤伴高热,但亦有体温不升者,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脉搏细数或不可触及,呼吸急促,口唇及肢体紫绀,皮肤湿冷,四肢厥冷、多汗,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甚至昏迷、少尿或无尿。胸部体征可不明显,或呈典型肺实变的表现,心音减弱,心率快。白细胞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可达90%以上,甚至呈类白血病反应,细胞内有中毒颗粒。常有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易并发心功能不全、急性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症,预后危重。

  2.胸膜炎及脓胸 并发胸膜炎时多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液,一般积液不多,预后良好。如患者持续高热不退,或热退后又上升,白细胞持续升高,胸腔积液体征明显时,应考虑并发脓胸的可能。

  3.心肌炎 此并发症因严重中毒引起,表现为心脏扩大、奔马律、心动过速等,肺炎控制后多可逐濒恢复。

  4.肺外并发症 常因菌血症引起,如心瓣膜炎、关节炎、脑膜炎等。

二、肺炎患者的预防及护理

肺炎的预防

  1、平时注防寒保暖,遇有气候变化,随时更换衣着,体虚易感者,可常服玉屏风散之类药物,预防发生外感。

  2、戒除吸烟,避免吸入粉尘和一切有毒或刺激性气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进食或喂食时,注意力要集中,要求患者细嚼慢咽,避免边吃边说,交食物呛吸入肺。

  4、肺炎患者宜多吃(喝),比如流质;尤其是果汁;新鲜水果和蔬菜;多油鱼。蛋和其他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5、居室通风,即使是冬天也要定时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致病微生物的浓度。这些就属于肺炎的预防方法。

  6、预防呼吸道传染疾病,冬春季节,尤其是流感流行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等多种肺炎的预防措施。

  肺炎的护理

  1、多翻身拍背,帮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宝宝咳嗽多时,睡觉时会很难受,爸妈记得多给宝宝翻身拍背,帮助宝宝把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

  2、多吃水果、汤汁,少吃鸡蛋。食物要清淡,要多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但注意不要一次吃得太多,蛋白质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

  3、鼻塞使用细棉棒、吸鼻器。宝宝鼻塞、鼻堵时可用沾有温水的棉棒湿润鼻痂,一点一点地将鼻痂取出,爸妈注意千万不可以用力过猛哦。选择细小的棉棒,它比传统的棉棒更好用。吸鼻器在这时也能派上用场。

  4、自备温湿度计,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开窗2到3次。自备一个温湿度计,大超市里就有卖的哦。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每天开窗2到3次,控制室内的温湿度,温度约在18℃~22℃,湿度约在60%左右。

  5、敷额头(退热贴)、酒精擦身。如果宝宝有发烧的情况,冷毛巾敷额头可以给宝宝降热,去热贴也可以选用哦。另外,30%~50%的酒精擦身也可以帮助宝宝物理降温。

三、怎样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肺炎

  1、新生儿:小新生儿的肺炎常常没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其肺炎主要表现为精神弱,吃奶少,呛奶吐奶、吐沫等非呼吸道的症状。所以当家中有呼吸道病人(比如妈妈),孩子随后出现上述症状应带孩子就诊。特别是当孩子精神比较蔫,一定要就诊。

  2、小婴儿:小婴儿肺炎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咳嗽,有的有发热有的没有。当咳嗽持续加重,安静状态下(无哭闹,无发热)呼吸增快、呼吸困难(有鼻扇:呼吸时鼻翼动)、口周青,吃奶减少,呛奶吐奶明显,烦躁哭闹明显或萎靡时要带孩子就诊。

  3、小婴儿病情变化快,有时需每天就诊观察病情变化,可能前一天还是气管炎第二天就是肺炎了,甚至当天也会发生变化。

  4、两三岁的幼儿肺炎常常有比较典型的发热、咳嗽。当孩子高热的同时伴有剧烈咳嗽,严重发热超过三天,精神萎靡、异常烦躁或哭闹时应警惕肺炎可能,要带孩子就诊。

  5、孩子先发热,热逐渐退后出现咳嗽肺炎发生的几率低,而先咳嗽,咳嗽逐渐加重,随后出现发热时肺炎发生的几率是比较高的。

  6、学龄儿支原体肺炎比较多见。典型症状是剧烈的咳嗽(特别剧烈),常伴有发热。孩子的精神情况因人而异。

四、感冒咳嗽和肺炎咳嗽如何鉴别

  感冒咳嗽和肺炎咳嗽如何鉴别呢?

  一般从六方面判断。

  1、发热情况:肺炎和感冒都可发热,上感时发热时间短,上感退烧药后咳嗽无明显改善,甚至有持续发烧、寒战或是降低后很快又再次发热,需要注意是否有肺炎了。

  2、咳嗽情况: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一般较轻,痰较少且容易咳出,不会引起呼吸困难。肺炎时则有剧烈、频繁的咳嗽,痰多且不易咳,甚至带有气喘、气促。新生儿肺炎则表现为不吃不喝,口吐白沫,但不一定有咳嗽症状

  肺炎的所谓呼吸急促,是指在小儿安静状态下,2月内婴儿呼吸频率>60次/分;2-12月50次/分;12月-5岁>40次/分;5岁以上>30次/分。

  3、观察是否有胸骨上吸入性凹征:这是观察肺炎的一个重要指标,所谓胸骨上吸入性凹限就是吸气时颈前下部,胸骨上的部位每吸取时就会有凹陷,临床上还有一个医学上的专业名词叫吸入性“三凹征”,就是再加上吸气时肋骨与肋骨之间、锁骨上窝出现凹陷(三凹征),这说明肺炎已经影响了肺部气体交换,标明孩子已经有呼吸困难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4、听孩子的胸部声音:由于小儿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用耳朵听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家长可以在孩子安静或睡着时在孩子的脊柱两侧胸壁,仔细倾听。肺炎患儿在吸气末期会听到“咕噜”、“咕噜”般的声音,称之为水泡音,这是肺炎的重要体征。小儿感冒一般不会有此种声音。

  6、精神状况:患了感冒的孩子就算精神不太好,多数还能玩耍,退烧以后也会很快恢复;而患了肺炎的孩子则精神萎靡、烦躁、哭闹,或昏睡、抽风等。

  患者有了肺炎或哮喘就要看医生了,以防延误病情,所以区分是否有肺炎对指导治疗很有价值。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肺炎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幼儿性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有轻微咳嗽。细菌性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疗,7~10天多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轻,抗生素治疗无效。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发热[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呼吸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