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心梗患者还能放支架吗?

2017-04-29 07:05 来源:网友分享

  小刘的爷爷今年79岁了,一直身体很好,7月份的时候,突然跟家人说自己“腿麻动不了,恶心”,精神非常委顿,家人赶快把他送到了医院,排除了消化道疾病后,医生为他检查了心脏,诊断为“急性下壁心梗”。当时医生告诉家属:“需要做个造影,看看梗阻的程度,同时要准备支架的钱,如果需要,趁着做造影一块儿做了,免得受两回罪。”

  心脏放支架,家人觉得是个大事儿,在稳定了病情后,马上转到了小刘所在的省城医院。在省城医院,家属得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建议,心内科的医生说的跟当地医生一样,认为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建议做造影和支架,心外科的医生则认为,近80岁的老人,放支架是有风险的,建议药物保守治疗。家属这下为难了:治吧,有风险,不治吧,心里总觉得不放心。

  于是,小刘给《大河健康报》打来了电话。记者就此咨询了心内科主任苏晞,他从几个方面对此案例进行了讲解。

  他说:“放不放支架,其实就是一个利弊的权衡。首先,一般来说,放支架前,年龄是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增加风险的并不是年龄本身,而是高龄人群通常有一些慢性病,如果像小刘爷爷这样身体一直挺好,没有心脏病史,也没有肝肾疾病、支气管炎等,放支架的风险并不比普通人大很多;其次,目前经过药物控制已经稳定了,可以观察一下生活中,是否还有明显的症状,如果动不动就疼,活动受限制,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很受影响,就倾向于放支架,如果恢复很好,可以暂时做保守维持治疗;第三,要看心梗的类型,如果像小刘爷爷这样,下壁心梗(心脏有三个大血管,下壁心梗就是位于后面的那一支血管堵了)的风险相对较小,而如果是右冠心梗,风险就大一些。”

  他还告诉记者以上这些都要血管堵塞60%以上,符合放支架的要求的基础上来衡量,所以他建议小刘的爷爷先做个造影,至于“造影和支架应该一起做”的说法是不正确的,造影是一种检查,放支架是一种治疗,要先诊断明确,符合适应证,再进行治疗。而且造影和支架同时做时间长,对老年人来说负担更重。做造影和做支架一样都是微创,不存在“很受罪”的情况。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心血管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