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仿制药即将成为新的热点

2017-06-10 15:23 来源:网友分享

  在儿童节前几天,cfda发布“成人用药数据外推至儿科人群的技术指导原则”正式稿,这对于儿科药研发,尤其是儿科仿制药研发无疑是个重大利好。虽然目前数据来看,儿科药项目启动很少,但在政策的支持与推动下,未来儿科药仿制药将成为新的立项热点。

  笔者对2016年以来的儿科立项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找到目前儿科项目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空间。
  儿科立项之“最”
  2016年以来,按临床登记号统计,儿童适应症相关的登记号共55个,其中左乙拉西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孟鲁司特钠颗粒、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和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是登记号数排名前五的产品。由此可见,化学仿制药和生物制品是目前儿科药品临床试验主要的产品类别。
  从适应症看,抗感染特别是抗病毒感染涉及的儿科药品临床登记号数最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和拉米夫定片这类,用于抗hiv-1感染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另一类则是疫苗,如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和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癫痫是儿科药品临床登记号数第二多的适应症,分别是左乙拉西坦片、拉莫三嗪片和司替戊醇干混悬剂。
  呼吸科的产品也是临床热点,如儿童哮喘专用药孟鲁司特钠颗粒、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疾病黏痰症的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咳嗽的磷酸二甲啡烷糖浆。儿科中成药也常常是主攻此专科,如小儿宣肺止咳糖浆。
  从适应症的选择来看,企业偏好于市场潜力较大的适应症,目前流行病学病例在增加的多动症、自闭症国内却鲜有立项。
  哪些仿制药将加速上市?
  虽然登记适应症有儿童患者,但是临床试验入组年龄的最小岁数都是18岁以上的产品却不少。
  包括重庆药友制药、四川海思科制药、四川科伦药业分别申报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江苏万高药业、长春海悦药业分别申报的孟鲁司特钠颗粒,浙江普洛康裕制药、北京四环制药、浙江华海药业、华润赛科药业、阿拉宾度制药分别申报的左乙拉西坦片,安徽贝克生物制药的恩曲他滨替诺福韦片,雅培贸易(上海)的胰酶肠溶胶囊25000,石家庄四药的司替戊醇干混悬剂,珠海联邦制药的头孢呋辛酯片,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浙江华海药业的拉莫三嗪片,石家庄龙泽制药的拉米夫定片,安徽安科生物的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以上这些产品以化学药仿制药为主。
  而根据2017年5月发布“成人用药数据外推至儿科人群的技术指导原则”正式稿,在已有中国成人数据、国外儿科人群适应症已获批的情况下,若不存在国家或地区的疾病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和疾病进展预后等差异,无种族差异,无临床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和治疗学(医疗实践、安全有效性数据)等方面的显着性差异,可沿用国外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这意味着已在国外上市含有儿童适应症的化学仿制药产品,只需要完成人的生物等效性试验,即可获得儿科适应症。
  短期内,儿科适应症且国内上市厂家数不多,市场潜力较大的产品有望因此规则的明朗申报数量增加。
  已启动项目的主要方向?
  对于中成药、生物制品特别是疫苗、国内未上市的化学药而言,仍需要启动儿童的临床试验,此类试验一般是Ⅱ期以上的临床试验。
  疫苗主要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启动临床,最受厂家欢迎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是2016年以来启动项目数最多的临床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并列第二。中成药的临床机构较偏好在中医院,湖北省中医院较受厂家欢迎。
  国内未上市的化学药目前启动的项目更多是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如辉瑞的普瑞巴林20mg/ml口服液Ⅲ期临床、赛诺菲的特立氟胺Ⅲ期临床,更偏好于在区域影响力较大的三级医院启动临床项目。
  从临床机构所承接的项目数来看,儿科药的项目尚谈不上饱和,这意味着制约儿科药上市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企业启动项目数太少。
  反思:
  企业立项儿科药热情不足的原因
  2016年成都苑东的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因儿科药理由获得优先审评,因其为注射剂免临床而获批上市。但这是cde优先审评激励政策颁布以来唯一一个因儿科药获得优先审评并上市的产品。
  企业对儿科药的申报仍有扎堆的现象: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孟鲁司特钠相关产品、左乙拉西坦相关产品都是企业热衷于抢报的产品。相对地,卫计委所推出的儿科药品建议清单则饱受冷落(点击阅读:首批儿童药鼓励研发清单遇冷:政策大力扶持,企业为何还不投入?)。一冷一热的差别可见,国内仿制药企业还是偏好于市场较为成熟的产品。
  临床自查核查实施后,临床项目风险加大,企业为了盈利而选择适应症患者流潜力较大的产品。从项目成本、风险控制而言,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国内适应症患者较少但有临床需求的药品逐渐变成紧缺药的案例常有发生。
  对于已获批生产的产品尚如此,更何况于新立项且还要投入临床费用的药品!儿科药品的申报遇冷正是市场对患者数少的药品的正常反应。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药界动态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