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6 22:58 来源:网友分享
1、中医疗法:儿童慢性咽炎在中医上属于虚火喉痹,病程绵长,宜滋阴降火,清利咽喉以治本,解毒消炎,生津润燥以治标,防治并重,去除病因,使邪去病愈。中医防治慢性咽炎效果显著,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比如内治、外治、按摩、饮食疗法等。治疗儿童慢性咽炎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可见咽部灼热微痛,或咽喉梗阻感,干咳少痰,或手脚心发热、口干、唾液减少等。可用养阴清肺汤:麦冬、玄参、白芍、生地各15克,丹皮、浙贝各12克,薄荷6克,甘草5克;或知柏地黄汤:熟地、山药、茯苓各15克,知母、黄柏、山萸肉、丹皮、泽泻各12克。
(2)脾胃虚弱、咽喉失养证:可见咽部有黏痰感,或伴有反酸嗳气易恶心,且平时胃口欠佳,倦怠无力。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各20克,法半夏、郁金各12克,柴胡、枳壳、白术各10克,陈皮5克,甘草3克。
(3)痰凝血淤、结聚咽喉证:可见咽部有黏痰感,或有异物感,易恶心,又有胸闷不适,舌质暗红或有淤点。可用贝母瓜萎散加减:浙贝、瓜蒌皮、天花粉、茯苓各15克,丹皮、赤芍各12克,橘红、桔梗各10克。
(4)脾肾阳虚、咽失温煦证:可见咽部有异物感,哽哽不利,痰涎稀白,且胃口差,腹胀拉稀,腰酸怕冷。可用附子理中汤加减:红参5—10克,杜仲15克,白术、法半夏各12克,干姜、熟附片各8克,陈皮5克,甘草3克。
2、西医疗法:西医主要是使用药物治疗,找出致病原因,针对病因治疗。根据病情给予全身或局部用药。特别要注意鼻腔滴药,一般常用0.5%—1%氯麻液及0.5%可的松液或其他配剂的药液,通过鼻腔流入鼻咽部,可取得显著疗效。
1、咳嗽
咽喉部急性炎症后期,多数是在流行性感冒之后,因为炎症的迁延存在,局部会有痒的感觉,从而遗留咳嗽症状。如果此时没有给予继续有效治疗,咳嗽会迁延存在。
2、疼痛
炎症急性期,咽喉部,主要是咽部会出现疼痛的表现。
3、异物感
因为炎症的长期存在,咽喉部组织增生,尤其是舌根部淋巴结肿大,临床上称为:舌扁桃体炎,肿大的舌扁桃体可以刺激会厌,产生异物感。
4、咽干
长期的慢性炎症,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下,炎症的相关症状常常表现的极不典型,仅仅只是表现为咽干。另外,鼻塞,可以导致病人平卧位时张口呼吸,久而久之,常常表现为晨起咽干。同样,肥胖的病人,会因为咽腔狭窄,平卧位时,也表现为张口呼吸,结果,也会在伴随其它症状的同时,出现咽干。
1、吃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如猪蹄、猪皮、蹄筋、鱼类、豆类、海产品等,有利于慢性咽炎损伤部位的修复。
2、多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新鲜水果、绿色蔬菜、奶类、豆类等,此类食物有利于促进损伤咽部的修复,并消除呼吸道黏膜的炎症。
3、少吃或不吃煎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油条、麻团、炸糕、辣椒、大蒜、胡椒粉等。
4、经常饮用一些利咽生津的食疗饮品,可用金银花、青果、甘草、麦冬等代茶饮。以下两例供参考:(1)绿茶蜂蜜饮:绿茶5克,蜂蜜适量。将绿茶置杯中,冲入沸水,加入蜂蜜饮服,每日1剂。可清热利咽,润肺生津。(2)百合绿豆汤:百合20克,绿豆5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绿豆加清水适量煮熟,加入冰糖饮服,每日1剂。可清热润肺,养阴生津。
5、日常可以多给孩子含服润喉片、薄荷喉症片等。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就不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这也是慢性咽喉炎治疗的有效措施。
2、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
3、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的果蔬,以及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东西,比如猪蹄、鱼、牛奶、豆类、动物肝脏、瘦肉等。有利于促进损伤咽部的修复,并消除呼吸道黏膜的炎症。早晚可用淡盐水漱口,漱口后不妨再喝一杯淡盐水,预防细菌感染。
4、注意保暖,防治口鼻疾病:慢性咽喉炎发病与口鼻、身体不注意保暖有关。因此,睡觉时房间内温度不要太冷。洗澡或洗发后及时擦干身体,吹干头发。冷天早晨出门或骑车要戴上口罩,让口鼻不受干冷空气的刺激。
5、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多吃一些清爽去火、软嫩多汁的食品。多喝水及清凉饮料,但饮料不能太浓。少吃或不吃煎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油条、麻团、炸糕、辣椒、大蒜、胡椒粉等。
6、多喝水。此外,用盐水熏蒸喉咙也是缓解病情的好方法。用一个大的碗或汤盆,多放一些煮沸的盐水,张大嘴对着盐水吸气、呼气,每次约10—15分钟,每天2—3次。
7、应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恼郁闷。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多发生于成年人。病程长,症状顽固,较难治愈。多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以及邻近器官病灶刺激如鼻窦炎、扁桃体炎,鼻咽炎、气管炎等引起。烟酒过度,粉尘及有害气体刺激亦为常见病因。此病常为上呼吸道性炎症的一部分,并与某些全身性病症如贫血,糖尿病、便秘、心脏病,肾炎、肝硬化等引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