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7 09:16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5月25日讯 科迈隆-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或者又叫非洲出血热病毒,是一种由蜱传播的高致病性病毒,可能引起人类的出血热。由人类的出血热案例,可以反映出蜱虫的地理分布。近期,德国科学家证实,在非洲多地的蝙蝠中,都发现了大量个体携带了非洲出血热病毒。
非洲出血热是一种高致病性的病毒,可能导致人类出现急性发热到急性出血热的多种严重症状,导致了感染案例中10%-30%的死亡率。科学家以前一直以为,被蜱虫感染的迁徙鸟类,也可能携带了非洲出血热,但并没有相关证据证实。蝙蝠作为唯一一种飞行的哺乳动物,也经常被软蜱和硬蜱叮咬,也可能会被感染了非洲出血热病毒。而且近期的研究指出了,在蝙蝠中,存在一种非洲出血热病毒的远亲,豹山病毒。该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是nairoviruse病毒的一种,而CCHFV也是nairoviruse病毒属的一种。
为了了解在蝙蝠中,是否也存在着CCHFV病毒,德国波恩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Christian Drosten领导的课题组分析了非洲多地的蝙蝠种群。他们采集了16种不同物种的蝙蝠的1135份血清,这些血清样本来自于刚果、加蓬、加纳、德国和巴拿马。该研究重点关注的是非洲蝙蝠类型,因为据报道CCHFV及其它相似病毒主要感染那些所谓的旧大陆蝙蝠种群。通过一系列的血清学检测,如重组糖蛋白(GP)为基础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假性中合检测和全病毒中合检测,以及一系列的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科学家们指出CCHFV广泛感染了多种非洲蝙蝠。所有的检测均在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中完成。
结果表明,在10%左右的蝙蝠血清样本中都存在CCHFV的抗体,16种蝙蝠中的12种都检测到了抗体。针对不同的蝙蝠物种,3.6%-42.9%穴居蝙蝠血清抗体检测呈现阳性。11份血清(来自十个不同物种)有免疫荧光活性,可以中合人造的病毒颗粒。CCHFV的其中亚型中的五种,都已经被全CCHFV病毒中合检测得到确认。因而,科学家认为,非洲蝙蝠中大量携带了非洲出血热病毒。
穴居蝙蝠中大量携带了CCHFV病毒的证据表明,该类型的蝙蝠对于非洲出血热病毒的传播和地理分布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穴居蝙蝠聚集的地区,捕食野生动物的人类活动也会增加人类被非洲出血热病毒感染的风险。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蝙蝠是很多种类型的病毒的宿主和传播媒介,因而远离蝙蝠对于降低被危险病毒感染的风险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