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8 20:10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07月28日讯 当地时间7月27日,Nature在线发表题为“Time to remodel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的社论,并以“Nature and the Nature journals are diversifying their presentation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为小标题,宣告Nature出版集团将重塑期刊评价方式,改造期刊影响因子。
Nature这一举措,发生在汤森路透将其SCI业务出售后不久,因而引起联想。对于中国学者而言,SCI与学术评价体系息息相关,甚至被人戏称为“Stupid Chinese Index”,因而SCI的出售也引起广泛关注。
在社论中,Nature称量化的数值指标难免流于简化,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被滥用的风险。如果过于依赖这样的量化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而忽略其潜在的挑战和困难,不顾一个工作的真正价值,往往会带来不良的行为与后果。期刊的影响因子,恰恰是这样的一个量化指标。
在十年前的一场演讲中,影响因子的共同创始人Eugene Garfield将他的发明比作原子能 -- 我知道人们可能滥用它,但从来没有想到它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众所周知,影响因子衡量过去两年间期刊所发表论文的平均引用数。这一数据以前每年由汤森路透发布,期刊自己并不计算其影响因子。然而,出版商通常会高调宣传其高影响因子,将它作为其出版论文重要性的体现。可是,这样一个量化指标简单而粗略,因而也难免引起误导。它没有考虑不同学科的差异,因而不可避免地低估一些冷门领域文章的重要性。简单地将引用数等同于重要性会夸大高引文章的意义,而低估曲高和寡的高冷工作。大家都知道,流行音乐听的人很多,而交响乐的爱好者则相对较少。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差异,会在影响因子上直接体现。这在数学领域尤其明显,顶级期刊ANNALS OF MATHEMATICS影响因子刚刚过3,这样一个影响因子在生物和化学等领域根本不入流。
影响因子的这些缺陷和不足众所周知,可是依然受到学术圈的热烈追捧。科研工作者、经费管理人员、以及科研院校纷纷将其作为学术水平的衡量指标,出版商也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的高影响因子杂志。其中最荒谬的,就是以期刊影响因子为基础衡量一个研究者的学术成就。例如,在招聘教职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很容易扔掉那些没有发表高影响因子期刊论文的申请者。
这一现象在中国尤为突出。以青年千人计划为例,这个中国当前国家层面最重要的人才招聘机制,没有一两篇Nature Science系列文章,是很难入选的。而在中国人才梯队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高影响因子论文数量也是人际关系之外确保入选的最重要保障。国家层面的科技奖励,如自然科学奖,乃至院士评选,往往也是如此。
在这样一个学术评价指挥棒下,研究人员根据影响因子选择投稿期刊,而忽略学科的基础和科学的意义,也就不令人奇怪了。在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论文的压力,以及被高影响因子期刊拒稿所带来的失望和沮丧,是难以言喻,圈外人无法想象的。其后果,就是驱使人们追逐热点,夸大事实,掩盖不利的结果,乃至伪造数据,直接败坏科研风气。
Nature在社论中问道,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样的一个病态文化? 这确实是每一个学术人士都非常关心、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而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术评价的话语权。
Nature提出,无论是找工作,评职称,还是申请经费,科研人员都应该叙述其研究成果及其意义,而不是简单罗列其论文清单和影响因子。这听起来似乎过于简单,可是能够让评审将注意力集中在研究工作本身,而不是期刊。这非常有道理。
对于期刊而言,在展示其表现的时候,则应该更加多样化,而不仅仅依赖影响因子。Nature表示,其系列期刊将在网页展示一系列的量化指标,包括两年期间发表论文的引用中位数。引用中位数的好处是不受一些异常高引用文章的影响,因而更加准确客观。这一数值往往低于影响因子,例如Nature的影响因子是38,而引用中位数则只有24。
除引用中位数之外,Nature也大力推广其Nature Index,收集了各领域一些高影响力期刊。而谷歌也推行其Google Scholar Metric。知社学术圈对这些指标,均有报道。采用这些额外的指标并不能完全解决上述不同领域之间的差异,可能也无法根除一些人对影响因子的迷恋。但是,它们能够提供更加客观全面的期刊评价方式。而学术界对其认同与接受程度,也会决定其命运。
除此之外,Nature没有提及的,是学术评价体系中的同行评议。这也是一个出版商通常难以发力的。当然,客观公正的同行评议,是建立在一个完善的信用基础之上的。在这一点,中国的学术圈还有非常漫长的道路要走,如何落实,需要深入探讨。
当然,请不要忘记,无论是评价一个期刊,还是评价一个学者,最好的方式,还是自己去读他们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