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跃进的惨痛代价:1位患者死亡,10年行业停滞

2016-08-11 11:40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08月10日讯 上个礼拜,“全球首个“基因魔剪”人体试验将在中国进行”的新闻掀起渲染大波。很多专业人士担心由于团队对这项名叫“CRISPR"的技术研究不足,贸然上人体试验风险太高,有点“科学大跃进”。

  坦白地说,我对这个试验也是担心远多于兴奋。历史已经无数次告诉我们,在科学研究不足的时候,贸然把项目推上临床试验,一旦不小心,牺牲的不只是自己项目,还可能会葬送整个本来有希望的领域。

  1999年,“基因治疗”领域贸然前进,结果出现惨剧,导致整个行业被打入冷宫长达10余年。

  以史为镜,今天就讲讲这个故事。

  最有名的罕见病

  罕见病已知的有7000多种,哪种最有名?

  成骨不全症(玻璃娃娃)?不能吃水果的“果糖不耐受”?广西广东特别多的地中海贫血?

  最有名的罕见病,当属“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陷症”,中文名字很拗口,但英文缩写简单,是OTC。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基因对于人体分解蛋白质至关重要。OTC病人由于这个基因突变,无法正常代谢蛋白质,所以(几乎)不能吃肉,或者任何高蛋白食物。对这些人来说,肉,蛋,奶都是毒药。

  OTC是极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中国一年大概也就几百个新生儿患者。但这个病很严重,患儿中50%活不过1个月,25%活不过5岁,另外25%症状较轻,能活到成年,但有两个苛刻的前提条件:1)终身使用药物。2)长期低蛋白质饮食。

  对OTC病人来说,吃素,不只是为了健康,更是为了生命。

  OTC和基因治疗

  既然OTC病人很少,为啥说OTC是最有名的罕见病?

  因为一位OTC病人改变了历史。

  1999年,Jesse Gelsinger,美国一位18岁的OTC患者,接受基因治疗后意外死亡。这直接浇灭了基因治疗的第一波浪潮,阻止了基因治疗的临床进展整整10年,直到现在,还深远地影响着基因治疗产业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人类对基因和遗传病的认识有了飞跃。“基因治疗”概念大热,有点像现在的“免疫疗法”,不管懂不懂,所有人都在谈,所有人都想做。

  基因治疗的逻辑很简单,罕见病人缺什么基因,我们就人为加进去什么基因,那应该就搞定,治愈了!用金星的话说:“完!美!”

  回头看,当时真是图样图森破(Too Young,Too Simple),其实科学和技术都没有到位。

  但无知者无畏,加之受到各种诱惑,1999年,在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博士领导下,美国宾州大学团队开始了一个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目标就是把OTC病人缺失的“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放入无害的病毒中,再用病毒去感染病人的肝细胞。理论上,病毒就可以在病人体内繁殖,并表达患者缺失的基因。患者就可以由此顺利代谢蛋白质,天天鱼翅熊掌,夜夜烤串麻小。

  Jesse Gelsinger是第二个参与这个临床试验的人。

  他其实是OTC里面比较轻的一类,因此能靠药物和低蛋白饮食活到了成年。但谁不想偶尔尝尝牛排和蛋糕的味道呢?所以,他和父母还是决定于1999年9月13日接受了这个基因治疗。

  结果意外发生了:病毒进入他体内后,引起了从未预见到的强烈免疫反应,4天后,他多个器官衰竭,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位公开的由于尝试基因治疗而去世的病人。

  他的死亡激起轩然大波,FDA迅速叫停了所有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火爆的概念,瞬间进入寒冬。在未来的10年,主打基因治疗的公司纷纷倒闭。詹姆斯。沃森博士也一下子从明星科学家沦落为罪人。

  这和最近中国的魏则西事件何其相似。

  这个事件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1:科学“大跃进”很危险。虽然1999年基因治疗概念大热,但实际上基础科学研究还是不足的,对于人体对基因治疗可能的免疫反应没有概念。贸然上临床,导致了这次惨痛的失败。沃森博士2009年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如果他1999年知道10年后的知识,那他是无论如何不会做这个试验的。现在的“免疫疗法”,“基因编辑”都非常火爆,很多公司一窝蜂上,但如果没有科学基础,只靠炒作概念,结果肯定是一颗耗子屎,坏了一锅汤。

  2:毒副作用,而不是疗效,才是药物最重要的特性。是药三分毒,但生活中大家通常只关注疗效,而忽视了毒副作用,有多少人买药的时候会看说明书的副作用那一项?不止西药如此,中药,保健品也是一样,即使纯天然,都一定有某些毒副作用的。最近中国食药监总局专门发出警告,很多冬虫夏草产品里砷严重超标。砷是致癌物质,并具有神经系统毒性、心血管系统毒性、呼吸系统毒性、血液系统毒性。如果你吃的补品让你睡眠更好,但同时可能瘫痪,或者得癌症,你还会吃么?但商家广告可从不告诉你这些。

  沃森博士最近接受采访时说起这件事的教训,说:“科学家必须要有耐心,要保持谦卑。生物体很复杂,临床试验必须一步一步来做。不能因为金钱诱惑,或者其它野心而急于求成。如果不心存敬畏,会变得自大,那么你就注定会犯错误!”

  承认失败,继续前行

  科学研究,不怕失败,怕的是死也不承认失败。

  OTC病人基因治疗的失败,虽然浇熄了热潮,但并没有阻止科学的进步。在Jesse去世后的10多年间,科学研究没有停止,科学家对基因治疗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也开发出了更安全的系统。从2013年开始,基因治疗又开始升温,Bluebird,Spark等注重基因治疗公司又受到社会和资本界的密切关注。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一些公司,比如Dimension,又开始做新一代OTC基因疗法了。而詹姆斯。沃森博士,也开发了新的基因治疗技术,有了新的公司,他依然对使用基因疗法治愈罕见病患者充满期待。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国际新闻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