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1 09:01 来源:网友分享
广东省卫生厅昨晚通报,10月1日至5日,东莞市新增15例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截至10月5日16时,共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204例(含回顾性调查病例),其中,经实验室确诊38例,疑似166例。目前所有病例均为轻症病例,病情稳定,无危重症及死亡病例。
省卫生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了以姚志彬厅长任组长的省卫生厅防控基孔肯雅热疫情领导小组,组建了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专家组、医疗救治专家组。昨天上午,省卫生厅派出医疗救治专家组到东莞市指导基孔肯雅热医疗救治工作,并指导当地制定了《东莞市基孔肯雅热患者居家医学观察和住院治疗指引(试行)》。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一种始发于非洲的病毒性传染病。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发现本病流行,1953年分离到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基孔肯雅”这个名称音译自坦桑尼亚的swahili土语,意思是“屈肢痛”,形容病人因严重的关节疼痛而蜷缩着身体的特征体态。这种传染病主要分布于冬季气温18℃以上的非洲及东南亚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为2天~4天,也可长达7天至12天。其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躯干部皮疹等,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结膜充血、腹痛或出血症状。初期症状容易与感冒、关节炎、登革热等病混淆,导致误诊,恢复期可长达几周至数月,甚至3年以上,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多为对症治疗。
蚊虫是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包括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带叉-泰氏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为家栖蚊种,是传播基孔肯雅病毒能力最强的蚊种;白纹伊蚊是引起近期印度洋岛屿基孔肯雅流行的主要媒介,该蚊种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