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4 16:12 来源:网友分享
26日晚间,南京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公布了该市口腔医院护士陈星羽被打一案最新进展:陈星羽的伤情司法鉴定属轻微伤范畴,解除对肇事者袁亚平的刑事强制措施。官方通报还以公安和卫生部门接受采访的专稿形式,回应了社会各界对该事件的质疑和关心。对于该事件的舆论关注似乎可以就此告一段落。
此前,针对网友关注的三大疑问,京华时报记者在南京历时一周,多次走访相关方面寻求解答。
疑问1
短发女子动作是否可疑
那个小姑娘年纪比陈星羽还小,还是个实习生,是医院轮转的同学,她怎么可能指使陈星羽装病?
根据警方公布的监控视频,2月25日凌晨41分46秒,在患者家属和朱医生推搡过程中,画面中进来了一名短发的白衣女子。她左手臂指向陈星羽和谭护士站着的护士台方向,手腕朝下压,随后陈星羽挂电话蹲下,女子转身做系纽扣状。
网友纷纷质疑,白衣女子这个动作存在指使陈星羽“装病”的嫌疑。“为何之后陈星羽蹲下呈现痛苦状态,那名女子离她那么近却无动于衷,仍能够淡定观战?”
4月23日,记者来到南京口腔医院11楼口腔颌面外科一病区,陈星羽还没回到工作岗位。记者向两名值班护士询问其近况时,她们均表示:“我们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和她联系了,她的情况我们不清楚。”
“康复出院还需要一个复健的过程,不会那么快上班。”值班卢医师称,两个星期前去看望她时走路还不稳。
对于网友质疑视频中的可疑短发穿白衣女子,卢医师果断称:“瞎说!那个小姑娘年纪比陈星羽还小,还是个实习生,是医院轮转的同学,她怎么可能指使陈星羽装病,她现在已经不在这了。”
疑问2
医院为何多次修改诊断
医疗诊断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过程,不断修正诊断是一种正常现象。
打人事件发生后,关于陈星羽在南京鼓楼住院的电子病历翻拍图片开始流传于网络。网上首先曝光的是2月26日的入院诊断记录,翻拍图片显示诊断记录有5项:1.脊髓震荡伴截瘫;2.心包积液;3.双侧胸腔积液;4.脑震荡;5.全身多发性软组织伤。
接着出现了2月27日签名医生为王斌的修正诊断记录,显示有4项:1.脊髓震荡伴截瘫;2.心包积液;3.双侧胸腔积液;4.胸背部多处软组织损伤。
网友质疑,入院诊断的“脑震荡”是如何得出,仅隔一日又为何删除此项?同时,“全身多发性软组织伤”为何只转移到“胸背部”,“是医生诊断有误,还是另有隐情?”
网上一份邱勇主任2月27日18点30分的查房记录似乎更加印证了网友质疑,翻拍的记录显示,“从视频所提供的受伤机制与患者目前的临床表现可能存在一定出入。遂经组织科室内讨论,一致认为尽早争取患者同意行下肢神经电生理检查”。
针对短时间内医院多次修改诊断的行为,记者从多名医护人员处了解到,正常一个病人的医疗诊断病历可分为初步诊断、入院诊断、修正诊断、出院诊断。根据病人描述病情和医生专业知识,在没有做出任何检查前,可以做出第一印象判断,即初步诊断;如果是具有一定资历的医生,可以直接写入院诊断,“但这些诊断都不是最终确认的,它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过程,不断修正诊断是一种正常现象”。
“随着对伤情更详细的检查和进行各项辅助治疗,医生发现和之前的诊断有出入,可以重新写一个修正诊断。在整个治疗过程当中,它可以不断改变。”朱姓医生介绍,“出院诊断是经过一段时间住院治疗,出院前获得的最终诊断,这最具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