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困境:收入偏低晋升不易 被骂打是常事

2017-04-16 13:00 来源:网友分享

参与“2016年光彩·西藏和四省藏区母婴健康行动”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汤亚南(左),在索县人民医院为藏童义诊。

1名患儿身后有6名家长

患儿家长大多数心情焦躁,遭误解、受委屈成了儿科医生的“家常便饭”

“儿科风险太大了。一个孩子看病,后边往往站着6个家长:父母加上4位老人。这种状态下,儿科医生压力很大。小孩病情稍有变化,家长马上就会情绪激动,假如此时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就更严重了。”武汉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李文洲对记者说。

儿科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一旦病情加重就会危及生命,而且患者年龄小、无法清楚表达,医生需凭借经验诊疗。孩子身体不适时,父母第一选择往往是送医,直接增加了儿科的工作量。我国儿童多为独生子女,送医时陪护人员多,儿科诊室内人满为患,医务人员在接诊过程中,经常会被家长抱怨。遭误解、受委屈甚至成了儿科医生的“家常便饭”。

“高峰时,我们每个人一天扎200个针,还要应对家长的各种‘不配合’。”北京某儿童医院急诊科护士小丁说,患儿家长大多心情焦躁,三天两头找茬,医护人员被骂被打是常事。

前段时间,一名新生儿住进北京某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孩子的姥爷特别着急,非要科主任白纸黑字写下承诺书,确保孩子百分百康复,没有任何后遗症。事情很极端,却反映了人们对儿科的要求和期望值明显高于成人科室。

在高峰期,北京市儿童医院院长助理、眼科主任医师于刚出一次门诊要看100多个小病人。“那么多孩子,我可以浮皮潦草地看,很快就看完,但这样对不起家长,更对不起孩子,不能把孩子的病情耽误了。”

大量医疗纠纷就是因患者太多、医患交流不充分造成的。于刚专家团队做起线上医患交流,开设了宝宝眼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患者群,发表科普文章,回答了数十万母亲的问题,页面访问量达到1.2亿人次。“这种交流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也有利于更好地为孩子治病。”据于刚介绍,10年前眼科的医患纠纷几乎每天都有,大夫常被医院领导叫去谈话,现在基本没了纠纷,有的都是表扬信。

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徐荣华认为:“一方面要长期开展优质服务活动,评选明星护士、医师,一方面通过信息平台,让医院的辅助科室积极配合儿科,儿科病人就诊可根据需要开通绿色通道,减少医疗安全隐患。”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国内新闻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