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因不明疾病封城?谣言!

2017-05-12 16:36 来源:网友分享

  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近日,一条关于浙江杭州出现不明原因疾病传播的微博引发关注。其内容称有一家三口在杭州玩耍后相继得重病,甚至出现死亡。一周来,该条微博被转发近两万次,同时还出现了病毒泄漏、封城等多条微博,引起了当地居民的恐慌。经查,该微博内容为谣言。在互联网上捏造谣言、散布疫情虚假信息的几名网友,受到了治安拘留和治安罚款的处罚。

  这条杭州出现不明原因疾病传播的微博,是3月9日出现在网络上的,网友“small―疯子”(后经查为张某)在微博上称,“呼吁,我认识的人及认识我的人,近期尽量别去杭州游玩,我们这一对25岁的小夫妻年初九去杭州游玩回来后高烧不退,男3月7日死在医院,连尸体都不准拿回家,女还在医院命不久矣,2岁的小孩在5院。全家希望渺茫,祈祷医生赶快查出病因,救救那可怜的娃吧。”

  该微博一出,立即引起了网友广泛关注,一周之内该条微博被转发近两万次,还有一些转帖称:美国保护伞公司的实验室发生事故造成病毒泄露,将对杭州全城进行清洁;杭州绕城高速封口,一律只进不出。这些消息在互联网上扩散后,立即引发公众强烈关注和恐慌。

  日前,杭州市卫生局针对该事件进行了调查,确认微博内容为谣言。

  据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张雪华介绍,这对小夫妻今年2月12日到15日在杭州游玩,回来后17号出现发烧感冒咳嗽症状。他们到当地卫生院输了一天液,结果症状更重了,第二天赶到市立医院治疗,怀疑是病毒性肺炎。27日开始出现呼吸衰竭,随后转到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重症监护室,但是病情恶化很快,28号转到五院,男患者治疗无效死亡。

  张雪华介绍,丈夫徐某本身就患有基础性疾病,经抢救无效死亡,但其妻子和孩子的情况并非网络所传。在苏州市第五医院重症监护室,记者见到了正在治疗中的妻子,张雪华透露她目前状况良好,几天后就可以出院,而孩子则没有感染,已经解除隔离并且出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杭州市公安部门对发帖人张某做出了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而对另一个转帖时发表“美国保护伞公司病毒泄露、杭州封城”言论的吴某则做出了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因为其违法情节较张某更加严重。

  道听途说,对事实添油加醋

  据办案人员介绍,发帖人张某是在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听一位大妈说的,她也没经过核实,在回家的路上编了一条微博就发出去了。而谣言之所以被传得有鼻子有眼,是因为它对事实动了手脚,添油加醋。确实有人去过杭州,而且也确实这个人生病了,更严重的是这个人还真的因病死亡了。但是这种普通的疾病到了造谣者口中便成了恐怖的传染病。

  根据记者了解,吴某微博中所称的美国公司“保护伞”根本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是一个名叫《生化危机》的游戏和电影中的虚拟公司,而最近《生化危机5》的电影恰好正在各大城市上映。

  延伸

  编造传播谣言须依法惩处

  网络是虚拟社会,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密不可分,直接关系现实社会的和谐稳定。网络谣言把谎言包装成“事实”,将猜测翻转成“存在”,在网上兴风作浪,扰乱人心。如果任其横行,将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危害社会诚信。我们的社会是法治社会,现实社会需要法治,快速发展的网络也需要法治。维护网络的法治就是维护基本的社会秩序,维护人民的基本权益。我国有一系列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这是维护互联网健康环境的基本遵循,所有互联网站和网民都必须遵守。编造传播谣言者触犯了法律,就要受到法律惩处。这也再次警醒我们,无论互联网站还是网民,都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对网络谣言不能满足于“封杀”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如不断变异的病毒一样,阴魂不散。网络谣言虽能被澄清,却留下了深刻的警示:我们该如何应对网络谣言的“洪水猛兽”?

  为了应战网络谣言,不少地方的政府部门严阵以待。从过去对网络谣言“不理不睬”到今天的“严阵以待”,地方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体现了观念和理念的进步,体现了政府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可是,我们更应该思考和追问的是,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在“封杀”网络谣言的同时,铲除谣言滋生和蔓延的土壤?

  研究表明,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官员腐败、干部提拔等敏感领域。有的人出于自身安全的角度,去猜测、传播食品安全、流行疾病等谣言。有的人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发泄到虚拟世界,诽谤谩骂、造谣生事。网络谣言此起彼伏、屡禁不止,反映出社会转型期公众的焦虑心态、不安定心态。网络谣言袭击的不仅是某个人、某件事,更袭击了“社会的软肋”。

  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网络谣言,还应该关注谣言折射的社会心态、社会现实。政府部门不仅要及时“封杀”网络谣言,更应该加强食品安全、环境安全方面的监管,让人们吃得更放心,活得更舒心;不仅要及时澄清官员是否腐败的真相,还应该从网络中发现官员腐败的线索,发挥新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不仅要及时回应干部提拔是否公正的质疑,还应该根据公众的质疑,不断完善信息公开的制度。

  虚拟的网络不是“梦幻空间”,而是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如果我们的食品质量更有保障,如果涉及公共安全的信息更加公开,如果腐败现象越来越少,如果干部选拔更加透明……那么,公众的心态会更加理性平和。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强对网络世界的有效监管、不仅要呼吁网民“擦亮双眼”、不仅要及时澄清事实,更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化解百姓关心的社会问题,铲除网络谣言孳生蔓延的土壤。

  ■链接

  网络谣言鉴别法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一不小心就会“中招”,如何鉴别谣言呢?

  1、要有一定的科学、法律、社会常识,提高“免疫力”。其实很多造谣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只要大家具备相应的知识,就很容易识别。

  2、注意网络信息的出处、可靠性。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在网上搜索一下,看一看哪家媒体报道的,如果只是网络帖子,可信度就要打个折扣;再搜索一下信息中的“专家”是否存在,是哪个专业的,专业跟他的陈述是否匹配。

  3、对网上疯狂煽情、口水四溅,感叹号密集的,有“是某某人就顶”之类话的,要十分警惕其真实性,因为真相的力量足够强大,不需要煽情。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国内新闻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