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6 16:50 来源:网友分享
公立医院要迎来新的春天了?近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允许公立医院在保障资产安全、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以特许经营的方式与社会资本开展合作。
试水“特许经营”合作办医
记者获悉,这已不是北京第一次发布关于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医。
2014年,北京市政府就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在公立医疗机构的“特许经营”概念,即允许公立医院在保障资产安全、医疗质量安全且具备相应管理能力的前提下,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开展与社会资本的合作。
政策发布后,2015年7月,北京公立医院特许经营首次“试水”,北京安贞医院与财政部直属的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合作获准建立新院,这也是全国首个“特许经营”试点医院。此次签约被看做是北京公立医院特许经营“风向标”,备受关注。
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医的速度很快,2015年11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携手首都医疗集团共建新院,双方的合作成为北京市公立医院特许经营模式的第二个“破冰之举”。且两者在模式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由社会资本出资建新院,并向公立医院支付品牌费和管理费用。
谈及为何要试水公立医院特许经营,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动这一模式的其实是市场需求。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底,全国医院达到2.8万个,其中民营医院数量占比超过一半,在北京700余家医院中,约有63%为民资。可在数量猛增的同时,民营医院诊疗人次仅占10%左右,市场份额也少的可怜。处于竞争劣势的社会资本急迫寻找生存之道。于是,特许经营模式逐渐受到瞩目。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随着中央多次发文支持社会资本办医以及国家卫计委三令五控制甚至叫停“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在公立医院承受庞大的诊疗压力的同时,扩容失去政策支持。而特许经营模式的出现,使得公立医院得以在无需医院自身投资扩张的前提下,获得了一个新的运营平台,品牌价值也得以进一步延伸。而特许经营的模式,也能够切实解决医院自投自建新院的压力,有效节约公共财政资金,引入市场化方式也有利于提升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公立医院的人才、资源输出,帮助其他医疗机构发展,从而使市民可在更大的范围获得较高质量的服务”。
市场需求vs质量安全,风险如何规避?
上述负责人称,在制定政策前考虑到一些风险。比如,可能有些医院只是挂了名,但公立医院没有对挂牌的机构经营、技术、服务管理过程进行控制,这样就会对患者造成错误的诱导,仅仅变成招揽患者的方式。而患者可能不能辨认受许的医疗单位,一旦发生矛盾,可能会影响公立医院,如果没有对公立医院的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也可能会发生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
为此,此前发布的《实施意见》就强调,公立医院应在保障资产安全、医疗质量安全且具备相应管理能力的前提下进行特许经营,而绝非是简单的挂名营利。
社会资本要想与公立医院进行特许经营合作,门槛并不算低。2016年,北京市卫计委发布《北京市公立医院特许经营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进一步明确了公立医院实施特许经营的具体操作细则和审批流程。按照规定,公立医院作为特许方,需要取得本级卫生计生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同意并授权,方可与被特许方签署特许经营协议。
同时,卫生计生及财政部门将依据职能分工,依法对特许经营项目进行监管,对特许经营费用商定过程给予指导、监督,并鼓励行业协会、学会、专业质控中心等社会第三方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管理,加强对双方的外部监管。
著名医药战略规划专家史立臣表示,国家两次发文允许公立医院以特许经营的方式与社会资本开展合作,且目前已有安贞医院和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先行试水,预计今后还将有其他公立医院以特许经营方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医。不过,短期内不会出现公立医院以连锁形式遍地开花的景况,但长期来看,新政落地确实给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开辟了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