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3 12:45 来源:网友分享
那么,改革是否真的即将来临或是已经来临?面对政策的助推,资本与民营医院之间正处在一个怎样的形态?通过一组相关的数据能看出端倪。
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发布《民营医院蓝皮书: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民营医院已经发展到10166所,比2012年同期增加1302所,同比增长了14.69%;全国民营医院机构数量占全国医院数量的比例由2012年同期的39.60%提高到43.24%,已然呈现公立医院数量在逐渐减少、民营医院迅速增加的发展趋势。
数据研究员给记者的数据则更为直观:“2012年以来,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市场中不断涌现出一些涉足医院产业的上市公司。从a股的表现可以看出,前两年的寂静冷清已经悄然升温,目前有20多家上市公司在该领域中表现活跃。”可见,资本对这一行业的钟情。
政策的导向、资本的踊跃和制度的改革煽动着医疗健康领域概念的快速推进。药企、民企和pe竞相逐鹿,谁才是最大的赢家?
药企看好肿瘤医院
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的各大药企,凭借最灵敏的嗅觉,开启民营医院投资或并购的先例。由于他们在医药产业链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具备更犀利的投资眼光。
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复星医药、康美药业,贵州百灵和华润三九等几家重磅药企都在今年又有了新的猎物。对各类综合性或专科性医院进行了部分甚至100%的控股。
复星药业在该领域堪称鼻祖,此番收购南洋肿瘤医院,激起行业内的又一次广泛关注。
国药控股的一位高层向记者透露,“早在2013年10底,业内就透露出复星药业的收购意向,最后的成交标的是50%的股权。事实上,多年前,就有一些资本在接近这家广东省直属的公费医疗民营医院,但都以时机不够成熟为由纷纷退出。”是什么原因让复星选择与一家肿瘤医院牵手?
在记者的追问下,该人士承认肿瘤医院的确是一个壁垒很高的板块,不少资本都不敢轻易涉足。随即他向记者透露《2013-2017年中国肿瘤医院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从数据来看,在2012年中国肿瘤医院中,国有性质的占比为56.45%。
“目前民营医院涉及的多为专科医院,且以整形美容专科医院、妇产科专科医院、口腔专科医院、眼科专科医院、骨科专科医院等几类为主,而在肿瘤医院的比重较小。”
“恰是由于壁垒的存在,才孕育出了更大的投资空间。仅2013全年,肿瘤医院诊疗人次数增幅为43.3%,而医院数增幅仅为6.2%。显然,投资价值明显高于其他专科医院。”
复星医药在投资医院的项目中累积了相当成熟的经验及评估团队,对肿瘤医院存在的人才壁垒和资金壁垒的风险能很好的把控。而南洋肿瘤医院也将借助复星在全国收购的医院网点,构建起全国性的肿瘤医疗信息互动平台和医疗服务平台,从而实现南洋的全国性市场扩张。
而2013年与梅河口市政府频繁接触的康美药业也最终完成了对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友谊医院、中医院的整体收购。
康美药业一边着力于民营医院,一边迎合大健康概念体系,建立健康管理领域。正在起步阶段的康美中医院也旨在进一步拓展其在民营医院的地图。
独一味也在去年下半年分别以1500万元和2500万元收购了德阳美好明天医院有限公司及资阳建顺王体检医院有限公司。此番收购,建顺王也给出了三年内净利润不低于400万的承诺。
pe专注服务型细分领域
相较于药企的激进,pe显得保守,甚至是迟缓很多。
红杉、鼎晖、同创伟业、深创投等几家成熟的pe机构都在近两年内同时将目光锁定了医疗领域。
“看好该领域是有多重因素综合的结果,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更高,健康医疗产业长期发展前景很乐观。”一位跨国pe医药研究员在采访中表示。
今年初,红杉又一轮注资给予“安琪儿”。这家定位于高端妇产医院先后获得鼎晖和红杉的两轮投资。而莆系出身,“卖狗皮膏药”的传说加上多年来“伪劣形象”或多或少给人留下一些疑问。
“莆田系正在极力摆脱多年来累积的灰色形象,安琪儿目前有三家医院在运营,从产科到月子会所的一站式医疗服务,与大健康概念的模式相接轨,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以资本会看好。当然,也与其对品牌和医疗质量的重视分不开。”上述人士表达了自己对今日莆田系的看法。
鼎晖的投资相对红杉涉猎更广,包括产科、整形美容、儿童医院和精神病院。可以看出,所有的医院都是专科型的,并且较迎合市场特点。王晖曾公开表示,鼎晖的团队瞄准了中产阶级,以消费类和服务类为前提。
显然,这是pe的投资逻辑,也是相较于药企而言的最大差异。
该pe人士随即透露了资本进入民营医院时的谨慎态度。“药企的投资,更关注的是专家团队和现有的医疗水平。在这一点上,pe的专业性不强。我们更关注的是运营理念和方式,从广泛的健康服务概念去切入,找到属于pe想要的标的。”
这样的投资逻辑让鼎晖扶持了康宁精神病医院的上市计划。目前康宁正在筹备ipo,上市后康宁的路径也很清晰――建成拥有20多家连锁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医疗集团。
资本过于强势
不知不觉,民营医院背负起政策利好后的多重角色。一方面,它承担起公立医院所分摊出的就诊量,另一方面,它又为民营资本提供了一大缺口。更重要的是,它为药企打通产业链,构建医药王国建立了通道。
从仁济医院管理层了解到医院对变革的看法,“事实上,不少民营医院成为了资本接近政策的"利器"。资本收购民营医院的目的,决定了它的不同命运。当初的莆田帮,"借壳"民营医院获得了不少政策上的利好,却未给医院以长远的发展空间。”
目前,a股市场中的不少医药概念股也充斥着炒作的意味。只有民营医院能提供业绩,才能真正实现开拓药企终端资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