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4 07:50 来源:网友分享
我国每年约有2200万青少年进入性成熟期,在18-24岁的青少年中有48%的人发生过性行为;在有婚前性行为的女性青少年中,超过20%的人曾有过非意愿妊娠,绝大多数为非意愿妊娠诉诸流产。“中国青少年性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青少年性教育已刻不容缓。”中国人口宣教中心主任张汉湘在“探索中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正确方向”国际研讨会上这样说道。
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中国青年人的避孕意识,促进青年人对自己的性行为与生殖健康做出负责任的选择,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办,联合利洁时家化(中国)有限公司旗下杜蕾斯品牌,在北京召开了“探索中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正确方向”国际研讨会。
张汉湘介绍中国是世界上青少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5-24岁的青少年约1.8亿,占总人口的13%左右,每年约有2200万青少年进入性成熟期。青少年是性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中国青少年性成熟时间在逐步提前,同时初婚年龄在不断推迟,在有婚前性行为的女性青少年中,超过20%的人曾有过非意愿妊娠,而其中绝大多数的非意愿妊娠诉诸流产。
面对目前中国不容乐观的青少年性健康状况,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需要继续加强,并不断改进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改善中国青少年性健康状况。
张汉湘指出:青少年性健康不仅仅是一个生理问题,更包括心理、观念和情感方面的完好状态。从2010年起,国家人口计生委、教育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中国科协和中国计生协联合启动了全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帮助青少年儿童解除成长中的困惑、培养良好品德情操、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把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互动,增强了青少年及其家长的避孕意识。
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助理代表高翠灵说:“ 每一个青年人都有权获得性教育和优质的生殖健康信息和保健服务。”她指出,目前中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出生性别比失衡、通讯技术的变革等加剧了青年人面临的风险,为向他们提供优质的、公平的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可见,中国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已经起步,但仍需政府、企业、专家、学校等多方努力。
青少年性知识获取渠道仍存不足
《2011杜蕾斯性福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18-24岁)有48%的人发生过性关系;在中国人的首次性行为中,只有49%的人选用了安全套。同时,中国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渠道主要集中在网络,比例高达41%,其中大部分还是集中于社交网络和论坛等。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闵乐夫所说:“我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在内容、方式、渠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不足,特别是覆盖面不广,很多信息的准确性并不能得到保障。我们应当确定定位,找准步骤,选择突破口,用有限人力精力财力,实现普及覆盖面最大和青少年受惠效果最佳。”
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对性健康的认知以及首次性经历的感受对其一生的性福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所以从小就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引导,不是避而不谈,反而更能帮助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去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就像发达国家在中小学就开展性教育的课程,让孩子从新就能正确的认识和看待性健康,这值得我们借鉴。”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张玫玫表示对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青少年性教育更须注意文化敏感性
面对中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问题以及接下来的发展方向,研讨会的5位专家,无论是在演讲中还是在议题讨论中,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互相探讨碰撞,一同研讨适合中国青少年性教育的理念和思路,为接下来的实践指引方向。
台湾性学会(马来西亚分会)理事长吴启铭分享了他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推广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经历,“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应当形成教学双方的互动和沟通,引导为主,而不是单一的传递信息。其实青少年除了在获取这些知识的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疑惑,有倾诉的需求。正如我们在马来西亚推广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就是在学校以及社区中去推广,跟青少年面对面的沟通,聆听他们的声音,让他们去表达自我,才能更好的去引导他们。”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教研室副教授徐震雷强调:“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还要注意文化的敏感性,因为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与其他国家不一样。我们应当结合青少年不同阶段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性健康内容,从情感、生理、性知识等角度进行引导。让他们在过程中学会为自己、为他人、为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