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为66%,在世界上处于较高水平,12岁儿童的恒牙患龋率也达到29%,成人和老年人龋病患病率分别为88.1%和98.4%,成人和老年人牙周健康率只有14.5%和14.1%,37.0%成人的和86.1%的老年人有牙齿缺失。全口无牙的老人达到6.8%。口腔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
9月20日是我国第24个全国“爱牙日”,为此,卫生部也于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口腔卫生工作情况。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口腔卫生处王维真处长做了相关通报。
王维真介绍,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可相互影响,常见的牙周病会诱发或加重全身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早产、老年痴呆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某些血液病等也会在口腔有所表现。随着经济发展,人均糖摄入量增加,如不有效控制,我国居民口腔疾病的发病率还将继续上升,不但加大卫生资源的消耗,还将加大慢性病的负担,进而影响我国实现2015年人均期望寿命增加1岁的目标。
卫生部高度重视口腔卫生工作,围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先后制定了《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健康指导丛书》等一系列规范指南。而在今年5月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5个部委局联合印发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一书中,也纳入了口腔疾病防治指标。
王维真指出,我国口腔卫生服务能力已明显加强,口腔执业(助理)医师人数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741人发展到目前的11.9万余人;共有口腔类医疗机构18520所,设口腔科的医疗机构达到17617所。
卫生部也不断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08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共计投入项目资金13225万元,在医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中设立专项,为中西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用于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培训基层口腔卫生服务人员、为适龄儿童免费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其中的适宜儿童免费开展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预防龋齿。截至2012年6月底,项目已覆盖中西部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97个县(市、区、团场),累计为中西部地区培训了口腔卫生工作者18512人次,促进了中西部基层口腔疾病防治队伍建设;为226.7万名儿童免费开展口腔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口腔疾病,并为其中136.8万名适宜儿童免费窝沟封闭了477.9万颗第一恒磨牙,有效预防了龋病发生。
据统计,项目地区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平均已达到85%以上、刷牙率达到70%,远高于项目开展前。2011年起,每年为中西部地区培训基层口腔卫生人员4398人,促进基层口腔卫生服务能力的提高。依托口腔医疗机构,建立口腔健康教育基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2012年起,为降低学龄前
儿童乳牙患龋率,探索建立乳牙龋综合干预工作机制,项目又扩大内容,在中西部13个省(直辖市、兵团)开展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综合干预试点工作,计划为20万学龄前儿童提供局部用氟防龋服务。
东部省份采用地方财政资金开展了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2011至2012年,东部九省(直辖市)共投入经费7513万元开展儿童窝沟封闭,已覆盖181个县,培训基层口腔卫生工作者7454人,口腔检查125.3万人,为其中67.1万人窝沟封闭193.5万颗牙齿。2011至2012年,已有东部4个省(直辖市)共投入经费651万元开展学龄前儿童局部用氟防龋工作,覆盖59个县,已有34.9万儿童受益。
她介绍,卫生部还积极推动口腔常见病防治与慢性病防控相结合,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为平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平台上,启动开展“健康口腔,幸福家庭”活动,要求全国已经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县区(占全国40%的县区)开展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目标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并在全国建立14个口腔健康示范社区试点,探索依托社区开展家庭口腔健康促进和行为干预的最佳模式。第一批39个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有27个已经开展了儿童窝沟封闭工作。
王维真表示,卫生部将继续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口腔健康宣传教育,普及口腔卫生知识,提高全民口腔保健意识;完善技术标准,加强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推广,提高基层口腔预防保健能力;结合医改有关政策,制定指导性文件,推动各地口腔工作开展;以深化医改为契机,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口腔公共卫生基本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继续加强和扩展医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口腔卫生项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