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4 07:29 来源:网友分享
昨天,记者从浦东新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新区医调办”)获悉,上海首份《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白皮书》出炉,就2011年8月23日新区医调办成立以来到2012年8月23日受理和解决的医患纠纷做出权威分析。
平均调解天数只需10天
去年8月,上海全面推进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浦东新区则在8月23日成立新区医调办,启动医调工作。
去年8月以来,浦东新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数量大幅度上升,调解成功率显著提高,达成协议金额成倍增长。在此期间,调解成功405起,是上年同期近3倍;达成协议金额1667.02万元,是上年同期近2倍。今年以来的调解成功率更达到了76%。
值得一提的是,新区医调办成功调解医患纠纷的时间明显缩短。2011年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为179.3天,长的超过18个月。因此,相较于诉讼,调解时间成本较低,2011年8月23日以前医患纠纷调解平均需要2个月。2011年8月23日至2012年8月23日平均只需10天,有的纠纷在几个小时内就达成协议。
由于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完全免费,疑难复杂案件也由政府出资邀请专家召开专家咨询会评估对错,极大降低了医患双方的维权成本。
此外,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协议书由双方自愿签订,因此双方都能自觉履行协议内容,目前没出现一例反悔案件。
无理取闹患者仅占2.2%
《白皮书》对医患纠纷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医疗合同实施过程监管缺失为168起,占41.5%。其中包括医生对某些高难度手术的操作风险预计不足,导致手术失败的124起,误诊22起,漏诊22起。
医疗机构提供服务不规范113起,占27.9%。其中,告知不足88起,占了绝大部分,病史书写不完善9起。
医疗机构主观过失57起,占14%。其中包括医生违反诊疗常规或过于自信贸然手术、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等原因导致医患纠纷。
患者对病情认识不足44起,占10.9%。有些患者对医院期望值太高,认为进了医院就进了保险柜,但某些疾病在目前医学发展水平下存在不可预见性或无法彻底治愈,有些创伤无法恢复到以前,有些并发症无法避免,患者却认为这些都是医生过错,这也是医患纠纷多发原因之一。
患者无理取闹9起,占2.2%。患者企图通过过激的言行,给政府和医疗机构施压,获得更高的赔偿。
意外事件11起,占2.7%;其他3起,占0.8%。
患者索赔金额过高
患方索赔金额与达成协议金额差距较大。405起调解成功的医患纠纷中,平均索赔金额为16.8万元,而平均达成协议金额则为4.1万元。
《白皮书》分析,索赔金额与达成协议金额差距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三项:一是患方对医患纠纷赔偿的法律知识不了解,一旦发现医疗机构有过错,就漫天要价,提出的索赔金额远远超出法律规定的最高限额;二是部分患方抱着“小闹小得,大闹大得”观念,认为只有提出较高索赔金额才能得到新区医调办和新区医调委的重视;三是有些患者希望通过医患纠纷的赔偿解决其后续生活问题,一些残疾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由于对后续生活的恐慌,把希望寄托在医疗机构赔偿上,而没认识到某些疾病本身具有不可避免的病情发展恶化因素。
新区医调办建议患方在遭遇医患纠纷时能理性分析问题,合法合理确定索赔金额,这样才有助于与医疗机构达成一致协议,有助于医患纠纷及时妥善解决,有助于尽快获得抚慰,开始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