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4 07:11 来源:网友分享
广东省首个“婴儿安全岛”在广州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投入使用一个月以来,已经接收近200名弃婴。据民政部门通报的情况显示,安全岛接收的弃婴童大部分是病残儿,其中包括不少重症重残婴童。
来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一些人大代表呼吁,应强化优生观念,构筑起预防出生缺陷的有效防线,最大程度减少病残婴儿的出生,进而从源头上减少遗弃婴儿现象。
“弃婴”频发探源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院长郭新志表示,自2003年实行婚检和优生检测自愿以来,婚检率大幅降低。人口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第一道关口一松动,新生儿先天畸形人数出现增加趋势,是导致弃婴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
尽管一些地方推出免费婚检、“一站式”服务以及个别省份恢复强制婚检,直到2011年,全国平均婚检率仍只有41%。
与此同时,全国出生缺陷率上升明显。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显示, 2003年出生缺陷率为129.8/万,2006年是145.5/万,2011年则升为153.23/万。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其中出生时有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25万例。
广州市民政局通报显示,“婴儿安全岛”接收的弃婴基本都患有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疾病,其中在最初接收的33名弃婴中,脑性瘫痪10例,先天愚型7例,唇腭裂3例,还有2名新生婴儿因病情严重转至其他医院救治。
郭新志表示,我国人口基数大,出生缺陷患儿绝对数量多,出生缺陷病种多、病因复杂,一些有效的干预措施尚未得到应用和普及,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
“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出生缺陷防治的法律法规,出生缺陷的投入严重不足、病因调查研究有待深入、防治措施亟待加强。这些都对出生缺陷防治带来不利影响。”郭新志说。
构筑多条防线 最大程度降新生儿出生缺陷率
郭新志表示,要从源头上减少遗弃婴儿现象,首先要加强免费婚前教育、指导和咨询,在广大未婚青年中广泛开展有关出生缺陷干预相关科普知识的宣传和咨询,同时,要使育龄夫妻有效掌握健康养育孩子的科学知识。
她建议,政府应倡导婚前保健、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查,将出生缺陷防治措施纳入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项目,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使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真正惠及广大民生。
“比如,倡导新婚育龄妇女服用叶酸等营养素,对农村妇女继续按国家项目实施免费增补叶酸。民政部门负责向每对新婚登记夫妇发放婚前保健宣传材料等。”郭新志说。
她建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加强对女职工、农村适龄妇女的劳动保护,避免备孕妇女和孕期妇女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她还呼吁环保部门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控制环境污染因素对出生缺陷的影响。
郭新志说,95%的先天性疾病是在婴儿出生前就能发现的,而大部分先天性疾病出生后也可得到矫正。她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产前筛查服务覆盖率和胎儿缺陷发现率,同时,对筛查出的缺陷患儿及时给予治疗干预,降低致残率。
化解“弃婴岛”尴尬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关键
尽管围绕“弃婴安全岛”的伦理争议不断,但在全国推广设立“弃婴安全岛”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截至目前,中国已有28个省区市建立了“弃婴安全岛”。
一些人大代表认为,设立“弃婴安全岛”只是通过采取弥补和救助措施达到对弃婴生命权益的保护。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
以广州为例,在现有社保体系下,广州婴幼儿能够参加的只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该险种一直未能启动大病医保,且实际报销比例也较低。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贾爱芹建议,将5岁以下儿童的先天疾病和重大疾病纳入免费医疗,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弃婴现象。
“没有一个父母愿意狠心不要自己的儿女。大部分弃婴都患有先天性疾病,父母无力承担或者怕自己生活陷于困境才将孩子遗弃。”贾爱芹说,如果国家能够解决这些孩子的看病问题,弃婴现象将会大大减少。
郭新志也建议,卫生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负责将疾患儿童的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同时,建立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为贫困家庭脑瘫、智障、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补贴,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民政部表示,目前正在探索建立儿童家庭支持福利制度,对困境儿童实行分类保障,建立新生儿营养补贴、贫困家庭子女津贴、残疾儿童医疗康复和家庭护理补贴、收养残疾儿童津贴等儿童福利制度。通过发放补贴津贴、减免税收等方式,加大政府对困境儿童和家庭的支持扶助力度,预防家庭因无力治疗、照顾病残儿童或因贫困将孩子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