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4 10:34 来源:网友分享
目前北京人均期望寿命已经超过80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生命质量是否理想呢?今天上午,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了“北京市户籍成人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结果显示,本市户籍成人居民中,18岁组人群的健康期望寿命只有58.17岁,比期望寿命短了二十多年。换句话说,平均而言,这一人群在58岁之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逃不过癌症、关节炎、慢性胃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折磨。
女性寿命长但健康更短暂
北京市疾控中心公布的测算结果显示,全市18岁组人群健康期望寿命为40.17剩余年,其中男性为43.40剩余年、女性为38.06剩余年。
18岁组男性期望寿命为62.22剩余年,健康期望寿命为43.40剩余年。这就说明测算时18岁的男性,在62.22年的剩余生命里,有43.40年是完全健康的,另外18.82年将在疾病或残疾状态下度过。
18岁组女性平均期望寿命为66.50剩余年,高于同年龄组男性,但是健康期望寿命低于同龄男性,只有38.06岁。这说明本市成年女性在患病或非健康状态下生存的年数所占比例,要高于同年龄组男性,更应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提高生命质量。
生命质量别指望医学技术
医学技术可以延长生命时间,但是不能保证生命质量。记者了解到,从2000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卫生报告》中推荐将健康期望寿命作为评价人群健康的综合测量指标。由于期望寿命并没有考虑到疾病或疾病致残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因此通过单纯比较期望寿命不能反映出人群健康状况的变化。
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2005年已经达到80岁,目前增长已经处于平台期。欧美发达国家的期望寿命虽然与我们相近,但他们的健康期望寿命与期望寿命之间的差距大约为10岁,比我们领先10年。因此,健康期望寿命的意义尤为重要。
慢性病对生命质量影响大
北京市健康期望寿命影响因素主要为年龄和慢性病。随着年龄增加,健康期望寿命呈下降趋势;患上常见的慢性病也是缩短健康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其中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与健康不良发生的概率有直接关系,癌症对健康危害最大,关节炎次之,随后是慢性胃炎、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随着家庭年收入和家庭年总花费、文化程度的增加,健康期望寿命会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经费的投入有利于健康期望寿命的延长。经常锻炼人群健康期望寿命较高,这提示市民应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