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6 12:57 来源:网友分享
“在美国,抗生素人均消费量13克,在中国130克;在中国,医院抗生素年使用率高达74%,在很多基层甚至还要更高。”3月27日,在第27届总后医疗展上召开的“ 2015年数字化医疗卫生装备新技术新产品讨论会 ”上,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马晶教授对抗生素耐药可能引发的公共卫生领域的威胁忧心忡忡。
马晶介绍,who去年发布报告称,由于抗生素滥用所造成的细菌变异,使许多抗生素对常见的感染治疗不再有效,这样称之为抗生素耐药。“这已经是对公共卫生造成重大的威胁,这个已经不是哪个国家的事情,而是针对全世界各个地区各个领域里发生的事情,它有可能影响到每个人,无论年龄和国籍”。
报告里面提到,很多引起院内感染的菌群,已经有半数产生耐药性了。如对淋病治疗有效的三代头孢,现在很多国家已经确认产生耐药性了。
“这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信息,我们大家都要特别关注。抗生素的耐药不光是增加了患期,同时加大了死亡危险。”马晶忧虑的说道。
相比欧美国家,我国的抗生素滥用情况更为严重。
马晶介绍了一组数据:
在美国抗生素人均消费量13克,在中国130克;在中国,医院抗生素年使用率高达74%,在很多基层甚至还要更高;在英美国家20%多,我们与之相差了三倍;
中国也是抗生素的使用大国,一半以上的处方开了抗生素,1/10的处方开了不止一种,输液、注射用药是主要的抗生素使用方法。
“短短11年,1998—2009年,输液量增长了四倍,人均超过了国外的两倍以上,而且主要输液的对象是小孩、老人,在基层抗生素的使用更泛滥,是重灾区。”
马晶介绍,她曾去基层进行调查,打吊针越是基层使用率越高。在她看来,基层抗生素使用泛滥,是基于多方面的原因。
从医生方面分析。首先,由于基层医生的条件有限,对于感染的性质诊断只能基于临床经验,以感冒治疗为例,“抗生素联合抗病毒药对感冒质量非常普遍,门诊75%使用抗生素,在基层超过90%”。
其次,在抗生素使用方面,临床缺乏规范化的治疗标准。一般医生在治疗时,为了保险起见,多会选用最快速最高效最新的药品,但是否适合患者情况,可能值得商榷?用量方面,也没有规范。事实上,抗生素一旦使用,就一定要足量7-10天左右,频繁更换抗生素甚至擅自延长或者缩短治疗期
从患者角度分析。不少家长认为抗生素是消炎药,孩子一发烧,家长就要求使用,或者认为应该使用,而不管感染到底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的;同时患者缺乏教育,往往以为越新、越广谱,越贵的抗生素越好。马晶形象的指出,一些患者“一有头痛脑热,一有伤风咳嗽就用抗生素,家里还备有小药箱,同时对医生的建议不用抗生素病人还有一些抵触情绪”。
而从监管角度分析,现在对抗生素的监管不够严格。几乎在药店尤其是基层药店县里或者乡里随处可见,随便买,黄连素买不到,但是高档的那些头孢素贵的抗生素相反可以在乡里或者县里买得到。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抗生素的出现使全球传染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都急剧下降。作为一个全球公共产品,抗生素对于降低医疗费用,延长寿命等方面功不可没。然而如果滥用情况还在持续恶化的话,其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我个人深有体会,如果没有众多利益攸关方的紧急协调行动,多年来可治疗的常见的轻微感染轻微创伤有可能再一次置人于死地。”马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