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社区脑卒中致死率出现了下降拐点

2017-06-06 17:11 来源:网友分享

 记着从国家卫生计生委9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随着我国高血压防治水平的提升,脑卒中导致的死亡有所控制,尤其是城市社区,出现拐点,呈现下降趋势。

  心血管病的威胁巨大,占到死因构成的40%之多,我国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都将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列入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并在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中重点部署。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于2005年启动了“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通过推广普及高血压防治指南,推动社区开展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管理的患者达到300万,规范化管理1年后,高血压控制率从基线时的18.7%上升至76.6%。2009年起,国家把基于指南进行高血压管理纳入了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的内容,在全国推进高血压社区管理。截至目前为止,估计管理患者超过8500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表示,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达到51%、47% 17%,较2002年的30%、24%、6%得到大幅改善,也佐证了这几年开展高血压管理的效果。

  而随着高血压防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脑卒中导致的死亡也有所控制,总死亡率由2004年的134.75/10万,降为2008年的128.33/10万。尤其是城市社区,出现了下降趋势,由129.44/10万到112.42/10万。相比之下,农村则由137.44/10万到136.90/10万的下降幅度较低。

  顾东风认为,在接下来的在“十三五”期间,在心血管领域中间,以防治需求为导向,还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建立体系”。在人群层面,需要建立一个体系,用中国的大队列、大数据资料,来开发我国人群使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体系,用这样的体系筛查的指标,对我国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进行区分,分清低、中、高危人群,有利于目标定向防治,节省经费成本。

  第二,“加速推进”。在既往有标志性的、分散的临床试验和注册研究取得的突破技术之上加速推进。推荐中国人群常用的降压、调脂、抗凝治疗的具有循证医学以及具有经济成本效益的科学证据,用这些证据来丰富完善国人的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指南,临床治疗规范和路径,用科技研发的力量来推进国家层面心血管病防治水平的提高,从而使这样的科技创新惠及广大民众。比如,今后几年之内,在高血压防控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如何提高人群中高胆固醇血症的防控水平,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第三,“中国创造”。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中间,要建立医院、研究机构、企业研发的共同体,打造心血管疾病的新技术孵化和临床转化中心,促进国产创新/仿制药品、材料、器械、新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要加快这个流程,使得技术到到临床应用的时间要极大的缩短,惠及民众。

  第四,“攻坚克难”。精心组织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疑难复杂危重心脏病救治的科学研究,提高救治水平,比如复杂的杂交手术,来降低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改善远期的预后。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农村目前心肌梗死病死率远远高于城市人群,通过这样的攻坚克难,提升科技能力改变农村心肌梗死的救治率,提高生存率,使科技创新让广大的农村患者也能够受惠。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国内新闻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