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孩子正在失去自制玩具的乐趣!

2017-06-25 07:56 来源:网友分享

近日,家长朋友圈被一种叫“牙签弩”的玩具刷屏,巴掌大小,可将牙签像“箭”一样发射,时速达到256公里,速度堪比高铁。有家长直言“这不是玩具,而是凶器”!南都记者走访获悉,在广州市越秀区某小学门口一玩具店就有牙签弩出售,该小学数名男生表示曾以12元左右的价格买过该玩具。学校负责人则回应,牙签弩已被没收。与此同时,相关执法部门已对部分玩具进行现场查处。

  小小的牙签弩,竟可射穿石膏板。若伤及眼睛等部位,真可谓“一时伤一世殇”。牙签弩的遭遇,很容易让人想起一度火遍国外的指尖陀螺。之所以在国外多数地方被禁,有人将其归结于加入刀片的改装,因为这让陀螺变得更危险。事实上,有没有改装,指尖陀螺都难逃被禁的命运,因为它的零部件可能被儿童误食。在国外很多地方,6岁以下儿童的玩具都被视同为食品,需要通过同等安全标准的检测。这么看来,牙签弩被禁,有关部门只是做了他们该做的事而已。

  除了安全风险这个焦点外,报道还提到,很多网店也有销售牙签弩。这种颇有复古气息的玩具让很多人想起自己的童年,不过今非昔比,与成年人的经验不同的是,如今绝大多数孩子都是通过购买得到玩具,即便这种看起来充满父亲味道的玩具也是如此。

  孩子依靠家长的买、买、买,就收获了自己近乎全部的玩具,某种程度这印证了市场的成功,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时代的进步。毕竟,如果供孩子玩乐的玩具全部需要孩子或家长自制,这除了说明物质极其不丰裕之外,也足以证明市场尚没有余力去生产这些闲散的东西。那个时代孩子心底里对玩具的全部想象,遭遇供需的双双疲软,也就只能寄望于小农经济的那套逻辑——— 自给自足了。

  但正如硬币都有两面,商品化市场化的玩具供应在提供了太多选择的同时,也让孩子与玩具的连接通道逐渐窄化。除了消费与被消费、玩与被玩的关系,孩子正日益丧失了重要的一环:制造玩具的乐趣和体验。

  作为80后,我相信不少同龄人有类似的经历:我们可以把废弃的自行车链条、单车内胎、铁丝等捯饬成“洋火枪”,也可以把一段松木、老式电筒的头盖,外加几颗钉子加工成一个陀螺。再不济,一段木头可以削成一个竹蜻蜓,一片柳叶可以折成一个哨子。当慢慢有零花钱买那些造不来的玩具时,也会时不时揣摩一番,这个是否自己造得出?

  玩具极有可能让70后、80后第一次明白了劳动的价值。所谓敝帚自珍,我们对自己通过付出而得来的物件总会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因为有了打造玩具的经历,玩具而不是糖果很有可能让我们第一次建构了对劳动意义的最初认知,它远比“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道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得要深刻。如今身处商品经济的大潮,我们没有必要抵制玩具消费。但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我们或许也应该帮助孩子去体验和感受关于玩具的那种原始的玩法,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理解生活。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国内新闻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