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疑凶”谁杀死了王浩?

2016-06-02 20:02 来源:网友投稿 作者: 蔡谷丝

  "王浩被杀"事件最近在网络和新闻中不断被提起,由此再次引起对于医患关系的关注。这一事件的关注着不仅仅是普通百姓,从政府到医院都一直在关注事件进展。在整个事件的六大"疑凶"中,到底哪个才是杀死王浩的"真凶"?这是目前不少媒体都在探讨的话题。

  凶手一:医生道德被指滑坡?

  首先被人们认为可能性最大的就是医德的滑坡。如今在网络中搜索医生收取红包的相关信息,就能看出目前在国内医生收红包似乎已经是既定的规律。除此之外,在药品的开具上不少医生为了多赚回扣会故意开比较贵的药品,这些做法都让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不断降低。

  凶手二:公众健康素养低下?

  目前在中国,老百姓对于健康的观念和理解还是不够的,不少人对于医院和医生的不信任也源自于自己对于健康和治疗成本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因此总觉得不管看病花了多少钱都是被医生"黑"了。

  凶手三:医疗改革体制存在缺陷?

  反观如今的医疗体制不难看出,医患关系水深火热的一个原因就是医疗资源的供不应求,而这本应该是医改所针对的首要问题。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不能不说是医改体制的缺陷。

  凶手四:媒体不公报道?

  在媒体的报道中,很多时候会不自觉地倾向患者一方,而忽略了医生一方的利益,对于广大群众是有一定思维误导的。

  凶手五:传染病就业遭歧视?

  对传染病患者的歧视在我国非常常见,传染病患者在就业方面无法获得应有的尊重已经很平常。我国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对传染病患者就业岗位也作出了限制性规定。

  凶手六:17岁的李某某当时究竟怎么了?

  犯罪嫌疑人李某今年17岁,内蒙古人。2011年4月,他因患强直性脊柱炎曾在哈医大一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一周。李某某在就诊时与医生沟通的是否顺利?医生当时是怎样和他沟通病情的?我们可能都不会知道李某某当时究竟怎么了。

  因此这一次的"王浩被杀"事件背后,不仅仅是犯罪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中国越来越紧张的医患关系进行的反馈。在中国,医生有着自己的职业困境,但也不排除一部分医生的道德降低。想要更和谐的医患关系,就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国内新闻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