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儿童用药调研:用药不当每年3万儿童失聪

2016-09-14 22:26 来源:网友分享

9月13日,首届儿童安全用药传播与发展大会在京举行,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在会上发布的《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中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

专供儿童使用的药品只有60多种——

1/2片、1/4片、1/8片,从新生儿再到幼婴儿,北京儿童医院的药师经常面临着把片剂碾成粉再分剂量的问题。最头疼的还是儿童家长。一位家长说:“小片直径不到1厘米,怎么平均分成4份?分偏了怎么办?”

北京儿童医院药剂科主任王晓玲做过一项调查:在全国15家大型儿科医院的儿科目录当中共有1098种药,儿童专用药品只有45种,占到4%;有儿童用法用量说明书的品种占43%,至少50%的药品没有儿童用法用量说明。“适合儿童的剂型、糖浆剂等品种非常有限。”王晓玲说,这15家儿童医院的儿科目录中,剂型排在最前面的是注射剂、片剂,口服溶液剂只有21种。

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儿童患病数量占患病人数的19.3%,现有的3500多种药品中专供儿童使用的只有60多种,仅占总数的1.7%。95%以上的药品没有儿童用药安全包装,不配备专用量器;全国6000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用药的仅10余家,有儿童生产部门的企业也仅30家。

王晓玲说,和成人相比,儿童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造成的药物性损害更严重。白皮书显示,在儿童群体中,药物中毒占所有中毒就诊儿童的比例从2012年的53.0%上升到2014年的73.0%。从中毒年龄来看,0—14岁的药物中毒儿童中,1—4岁儿童占比最大,为64.0%。

为儿童开张安全用药清单——

如何让孩子吃到安全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张步泳和广东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主任常燕群给家长们提出以下建议。

剂型:选儿童专用或用液体制剂

孩子生病吃药,第一选择应买儿童专用的剂型,不仅是口感好,最关键的是药物成分、比例是按孩子身体需要所配比,其安全性有保障。然而,成年人用药多为复合制剂,药物中有的成分不适合儿童,用药不当极易造成儿童肝肾功能受损。

另外,孩子年龄小不宜服用片剂、胶囊等体积较大药物,而应以溶液剂、颗粒剂、糖浆剂、混悬剂等液体制剂,或是可制成液体状服用剂型为主。

用法:家长经验不可靠

医生开了处方,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执行,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第一强调的是服药量保证在“治疗 窗”范围内,达不到最低值,药吃了不管用;超过最高值,则要承受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有的家长一时疏忽,一日三次服用的药,中午忘了吃,晚上会给 孩子加倍用药。这种“加餐”是非常不科学的,忘了吃药,如果疗程较短且一天一次的服药方法,忘记吃1次可将疗程顺延1天;如果才刚开始服药,连续好几天都 忘记吃药就要重新再计算服药的疗程;长期服用的药物或是自限性疾病(如感冒),偶然漏服用一次是没关系的。

另外,一些家长在孩子患病且病情轻微的情况下,经常会自己买药给小孩服用,这样是非常危险的,家长决定给孩子买什么药,只能根据症状来选择之前给孩子服用过的药,但不同疾病症状可能相同,凭经验用药治疗的可能是症状而不是病,进而延误病情。

用量:用喂药器测量,学会药量折算

儿童用药并不是成年人的“微缩版”,尤其在用量上应选择专业的量具喂药器。比如,1/5剂量或是1/3剂量是很难把握的,这就需要专门的喂药器 测量。如果所患疾病没有针对儿童的药物,家长还要掌握按体重、体表面或是年龄等换算儿童用药的方法,但此方式较为专业,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果家长遇到孩子没法完全服药的情况,进而造成服药剂量减少。其实,偶然1~2次因药物口感等问题,少部分没喂进药物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一些慢性病药物治疗需要一段时间,一两次少一点,影响不大。如果经常这样,家长就要通过改变服药姿势、场所、药丸服用等方式来促使宝宝服用到规定的药量。

小儿服抗生素留意不良反应——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临床室副主任李光辉:孩子服用抗生素比大人复杂得多。一般来说,抗生素治疗的疗程因疾病种类、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对现有的治疗反应等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药物剂量必须由医生来决定。许多人简单地以为:儿童用药的剂量就是成人剂量减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医生在考虑患儿病情、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特点等之外,还要考虑药物对患有肝、肾病儿童的影响,以及药物可能带来的毒副作用。

孩子服用抗生素,尤其要警惕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的形式多种多样,轻者可出现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的还会出现哮喘,甚至过敏性休克。毒性反应一般可见由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庆大霉素等引起的耳聋等。由于抗生素应用后会杀灭或抑制敏感细菌,未被抑制的菌种会大量繁殖,发生菌群紊乱,因而在用药过程中还可能出现霉菌、耐药菌等引起的二重感染。这种感染轻的会出现口腔、胃肠道感染,重者会发展成为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国内新闻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