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企“甩锅”运动背后的中国接盘侠

2016-10-17 14:41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10月16日讯 与2015年金额较大的“换子”游戏不同,2016年,大型跨国药企在其成熟业务的剥离上呈现出来的状态是“小刀快切”,以某一产品线中的产品为单位,以某一地域的商业化权益为条件。这些“短小平快”的交易中,最需要的关注的是中国本土制药企业,作为接盘侠,开始进入到全球的视野中来。

  接盘侠都有谁?

  阿斯利康是2016年卖业务“最疯狂”的公司,据E药经理人统计,阿斯利康在2016年分6次分别出售了旗下心血管、糖尿病、麻醉、痛风等领域的产品在部分地域的商业许可权。

  阿斯利康频繁卖业务,让业界的感慨主要有三点:首先,大公司里到处都是宝,随便卖卖,就有百亿元的收入;其次,跨国药企的日子也不好过,剥离非核心业务,通过“卖儿卖女”,减少运营成本的做法,已经越来越多;第三个就是,本土制药企业,开始在其中挖掘机会,在其中的倍感荣幸,不在其中的则想着奋起一搏。

  其实除了阿斯利康与中国本土制药开展的这两个商业合作外,GSK、诺华等在2016年也将其部分业务许可给了中国企业。

  今年7月,GSK出售了其持有的南京美瑞制药股权、美瑞工厂及三种泌尿产品,接盘者为凯德思达医药控股集团。

  在此前一个月,泰凌医药刚从诺华用接近10亿元购得了骨科药品密盖息注射剂及密盖息喷剂。泰凌医药将获得中国(包括港台地区)、韩国、东南亚、印度等亚太主要地区,以及瑞士、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南非等世界其他地区的销售网络。

  另外,还有一个未经确认的消息是,亿腾医药正在和美国某个大型跨国药企谈判,希望收购其在中国的抗生素业务。

  为什么卖?

  去海外,找机会,多年来是中国制药企业海外战略的一部分,从新产品的引入,到合作研发,再到今天的成熟产品中国权益的收购,都有涉猎。

  必须承认,这些业务的达成,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价格、时机都得合适。那么跨国药企会在哪些时机卖产品?从过往的案例中可以窥见一二。

  公司换领导。这是公司战略调整的开始,在这个时候,随着公司战略的调整,一些非核心业务的出路之一是被卖掉。阿斯利康是比较典型的案例。对于产品线众多的跨国药企而言,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核心一直在做,但是像阿斯利康这样的小额度,频繁出售的,也此前少见。

  并购发生后的非核心业务剥离。今年的交易里,辉瑞出售全球输液治疗业务就是一个案例。10月日,辉瑞宣布将旗下输液治疗业务10亿美元卖给ICU Medical公司,其中包括6亿美元现金和ICU Medical价值近4亿美元股票。这是辉瑞去年150亿美元并购赫升瑞之后,采取的非核心业务剥离。

  并购发生前的卖业务赚钱开展并购。这里有一个可以说的案例是拜耳。据外媒报道,在拜耳660亿美元并购孟山都公司之前,已经委托摩根大通公司出售旗下的皮肤科业务,估价在10亿欧元。据悉,拜耳此举旨在推动收购美国最大种子供应商孟山都。

  还有哪些业务在卖?

  据FiercePharma的报道,默沙东印度可能出售部分销售业绩不佳的老药和基础护理药物。这批药物包括注射甾体激素Decadurabolin,该药物在默沙东印度的产品组合中排名第15,销售额640万美元。据粗略估计,这些产品可能作价5000万美元左右。

  虽然默沙东印度和美国总部并未作出回应,且默沙东CEO Kenneth Frazier此前曾回避关于剥离业务的问题,但其也表示过,在考虑一些资产在默沙东之外是否拥有更高价值。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国内新闻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