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出血要警惕可能是疾病!!!

2016-12-29 12:29 来源:网友分享

  拔牙后出血,这不是正常现象吗?但如果拔牙后血很久都止不住,又或者过些时候又重新出血呢?医生提醒,对于拔牙后的不正常出血情况,需要提高警惕。因为这可能是由伤口感染引起,也有可能是凝血障碍、血液疾病等全身问题引起,应及时找医生检查和处理。

  出血不止是异常现象

  怎么样才算是拔牙后的不正常出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翁志强解释,在正常的情况下,拔牙创压迫半小时后就不会再出血了,尽唾液仍会带少量血丝,又或者唾液呈现淡红色,但这都属于正常现象。而如果在吐出消毒纱布棉后仍有明显出血、吐出血块,又或是当时止血,但第二天再次出血,那即称为拔牙后出血,属于异常现象。

  拔牙后出血绝对不能轻视,因为绝大多数出血原因为局部因素,少数为全身因素引起的。总的来说,拔牙后出血分为两种:一种是拔牙后一直在出血,未被止住,称为原发性拔牙出血;另一种是拔牙后止住了血,但第二天却又发生的出血,属于继发性拔牙出血,这多由于牙槽窝里有异物,引起感染,或拔牙伤口发生感染导致出血。

  而原发性拔牙出血,多是牙龈有裂伤或牙槽骨折裂没有止好血,拔牙后口里不停有血块吐出来。也有拔牙后因进食或大力漱口,导致血凝块脱落,发生出血。而拔牙后,如果在牙槽窝内的炎性肉芽和碎牙片没清除干净,也会发生拔牙后出血。除此之外,也可以由全身原因引起,如高血压患者,平常服用药物中包含的抗凝药物,而拔牙前未按要求作相应的用药调整或停药,就会导致拔牙后出血。另外,肝病患者由于凝血酶的生产受到影响,会导致凝血障碍。也有可能是患有血液疾病甚至是恶性的血液疾病的原因,从而影响了血液的凝固。临床上,在各医院的拔牙出血病例里,总有因为全身问题引起出血的原因被查出,甚至是像白血病这样的恶性病被发现,需要特别警惕。

  异常出血不要自行处理

  拔牙虽不是一件大事,但拔牙后的异常出血却不能简单以小事处之。翁志强提醒,拔牙后如果咬了棉球达30分钟仍有大块血块吐出,那么应当立即返回找医生处理;而术后两天以后的牙槽伤口出血,往往是比较慢,出血量不多的,这种情况常常需要配合拍x光牙片了解牙槽窝内情况,一般选择门诊时间复诊比较合适。

  拔牙后大出血不止的,多是发生在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原因的病例。而能引起贫血者,只见于有严重的高血压患者,或伴有凝血功能障碍的肝炎、白血病、血友病、出血性紫癜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治疗者,虽然这类人群比例不大,仍需要特别重视。无论哪种出血情况,都不建议自行处理。值得一提的是,单靠局部加用冰块冷敷是不能缓解拔牙后出血的。

  除了全身性疾病之外,对于由感染引起的出血往往可以预防。如拔牙后要半个小时后才可以进食;避免用舌头舔拔牙伤口,避免将细菌带入牙槽内引起感染;不饮酒,不吃太热食物,避免刺激伤口;食物选择面条,软饭之类食品,避免刺激伤口;多食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食物,以利于牙槽伤口愈合等。只有拔牙后正确处理,才能减少问题的发生。

扩展阅读:


一、拔牙的症状

    牙后常见症状如何护理?
    由于个人体质的不同,拔牙后常常出现的一些症状。比如牙疼、出血等。那么,出现这些症状后,又来不及去医院。这就需要自己在家紧急处理了。可是知道处理方法的人又不多。那么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
  拔牙后疼痛
  拔牙后一般不会出现明 显疼痛,经过24小时以后多无不适。但如有牙槽突损伤、尖锐的齿槽边缘、周围软组织损伤、拔牙创内异物以及干槽等炎症或邻牙损伤时,均可发生持续疼痛而延续多日。对于拔牙后异常疼痛,除镇痛外,应根据病因进行具体处理。
  拔牙后感染
  拔牙后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所以在手术后应该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抗生素消炎,预防术后伤口感染。而且在手术后最好是尽量食清淡的流食,少吃刺激性的东西。
  通常情况下拔牙后都会出血,如果在24小时内,拔牙创口会有少量渗血,表现为唾液中带少量血丝,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数小时后仍有明显出血,即称为拔牙后异常出血。应针对该病因进行专科治疗,必要时可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及促凝血药物。同时必须进行局部止血处理,并可应用局部止血粉及止血剂。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口腔科五官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