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2 11:17 来源:网友分享
一些“洋品牌”不值得迷信
2013年,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多次检出H&M品牌进口婴儿服装甲醛、pH值、色牢度等项目不合格,其中甲醛含量超标的进口婴儿服装多达15批,最高超标一倍多。而人体皮肤如果直接接触甲醛超标的衣物,可引起过敏性皮炎且有致癌作用,对婴儿的健康危害尤为明显。
同样是国际知名品牌,Mothercare品牌在上海口岸被检出进口婴幼儿服装、奶瓶、牙嚼器、饮水杯等不合格婴幼儿产品19批,抽检不合格率高达8.1%,被判定“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其中婴幼儿服装主要为色牢度、甲醛等项目不合格;牙嚼器、奶瓶等产品主要为蒸发残渣超标。
据介绍,2013年,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进口服装实施抽样送检1.37万批,检测不合格1155批,批次不合格率8.4%,不合格服装金额达450万美元。这些由诱人广告和高价格支撑的“洋品牌”,并不值得迷信。
一些“洋品牌”服装之所以问题频出,主要在于其产地众多、来源复杂,难以把关。例如,Mothercare品牌采用全球采购模式,产品原产地主要为发展中国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较高。
据了解,与服装密切相关,一些国际企业在仿真饰品生产过程中,为了规避铅含量超标,同时满足饰品外观闪亮夺目的要求,采用重金属镉取代铅,需要消费者提高警惕。镉是一种毒性较强的重金属元素,含有镉的饰品在佩戴或回收过程中,其中的镉会渗入人体及环境,形成累积和富集。慢性镉中毒会引起人体肾脏损害,甚至乳腺癌变。
率先竖起“能效牌” 严格监管医疗器械
一批从美国进口的葆德牌电动机,在进入上海口岸时没有按规加施能效标识。经抽样检测,其能效仅为73.3%,未达到我国国家标准规定82.77%的最低限值,属于高耗能产品。
据介绍,2013年4月,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通过口岸信息检索、货物现场核查、实验室抽样检测等手段,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进口能源效率标识产品入境验证工作,在进口环节推广节能环保理念。截至去年底,共查获不符合我国能效标准的机电产品62批,涉及金额239万美元。而在相关进口商品上加施能效标识,为消费者判断相关商品是否节能提供了依据。
不仅能效项目,一些医疗器械的电磁兼容项目也需要特别过硬的检测手段。近半年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现来自韩国、台湾等市场的激光治疗仪,不仅电磁兼容项目不合格,且容易对周边电子设备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安全隐患不容忽视。2013年,上海口岸对进口医疗器械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及其他安全项目实施严格监管,共查获不合格医疗器械产品86批次,涉及金额1640万美元。
航空快件和固体废物风险同在
通过航空快件运输危险化学品环氧树脂,且整批货物由编织袋包裹,危险品标识完全遮盖。2013年4月,这批来自台湾地区的“危险物”被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控制,成为上海口岸在航空快件中查获的首批危险化学品。
风险可能来自天上,也可能来自海洋。2013年3月,上海口岸截获一批来自美国的医用一次性输液管件固体废物,重达53.9吨,卫生环保状况差。2013年6月,一批来自哥伦比亚的进口废物原料中,甚至被检出放射性超标物质钍,相关货物重达25.39吨。
据统计,2013年,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检出货物中夹杂放射性超标货物、夹杂无法加工利用的热塑性物质、夹杂含有电子元件的电路板以及未清洗或清洗不净等各类环保项目不合格的固体废物39批,1926.36吨,货值203.29万美元。
据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董超介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上海口岸检出、查获的不合格商品,都需进行销毁、退运、返工整理或检疫处理等处置,以确保国内生产和消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