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0 08:02 来源:网友分享
耳软骨坏死的一般治疗: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液,抽液后注入硬化剂等,为防积液复发,局部应加压包扎;亦有抽液后用液氮作冷冻治疗,大多冷冻1~2 次即可痊愈。可配合磁疗,超短波透热理疗。
化脓性软骨膜炎:全身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早期可理疗。脓肿形成后应切开引流,彻底清除脓液、肉芽组织和坏死软骨。后遗严重畸形有碍外貌时,可作整形修复术。
检查化验
耳廓皮肤充血肿胀,触痛,皮温升高。化脓者可行穿刺抽脓检查。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断耳疮(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相鉴别。断耳疮局部有红、肿、热、痛、可穿溃,有脓液渗液,耳壳软骨逐渐腐烂, 甚至缺损。
并发症
会继发感染而发生化脓性软骨膜炎,耳廓畸形。
预防保健
本病重在预防。耳廓外伤后,须及时清创,预防感染。针灸或耳针治疗时务必严格消毒,切不可大意。
(1)耳郭外伤外力作用于耳郭可引起耳廓血肿或裂伤。耳郭血肿常发生在耳廓的背侧,局部微痛,继发感染后,疼痛剧烈。
(2)耳郭软骨衣膜炎浆液性软骨衣膜炎在耳甲腔软骨衣膜下或软骨内积液,一般不痛或仅有轻微胀痛。化脓性软骨衣膜炎,局部红肿有波动感,疼痛剧烈。
(3)耳带状疱疹也称BamsayHunt综合征,发病时有剧烈的耳痛。按病情可分三种类型。①单纯疱疹型先有耳不适或烧灼感,随之发生耳痛,耳廓及外耳道皮肤红肿,3~5天后局部皮肤发生疱疹。疱疹主要出现在耳廓凹面,偶尔出现在外耳道,数天后结痂,约一周后痊愈。②疱疹并发面神经受损型除有疮疱疹外,同时有同侧周围性面瘫。面瘫一般出现在癌疱疹出现后的一周左右。③疱疹并发面神经、听神经受损型病变除累及膝状神经节外,同时损伤听神经放有耳鸣、感音神经性耳聋及眩晕。此型比较严重,提示病变位于面神经的迷路段。
舌咽神经疱疹或迷走神经神经节疱疹均可伴有耳痛,但无面瘫。舌咽神经疱疹无耳部病变,疱疹出现在软腭和扁桃体。患迷走神经节神经病疱疹时,疱疹位于耳后沟及外耳道后壁。第1、2颈神经疱疹亦可致耳痛,疼痛剧烈,局限于乳突部。疱疹位于耳廓的凸面及颈部皮肤。
(4)外耳道耵聍栓塞或异物可压迫耳道皮肤或鼓膜,尤遇水膨胀后疼痛剧烈。
(5)耳疖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易发生在耳道的软骨部。局部红肿,有触痛。自发性剧烈疼痛,尤在夜间或咀嚼时。
(6)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广泛性化脓性感染。有明显的自发性疼痛和耳廓牵拉痛或耳屏压痛。
(7)坏死性外耳道炎亦称恶性外耳道炎。本病多发生糖尿病患者,所以也有称之为糖尿病性外耳道炎。致病细菌为绿脓杆菌。耳道坏死迅速向周围扩散,可并发乳突炎、颅底骨髓炎、脑膜炎、脓毒败血症等。
1、听力突然变差,警惕这种病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NIH)2008年的统计数据,糖尿病患者听力减退的发生率是健康人群的2倍;糖尿病前期人群听力损失发生率则较血糖正常人群高30%。
注:以下3项中符合任意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前期:1、空腹血糖6.1-7.0mmol/l;2、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3、糖化血红蛋白≥5.7%
美国西雅图的听力专家Seth Schwartz表示,糖尿病导致听力下降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现在推测一方面可能与高血糖状态影响耳内血流供应有关。另一方面,糖尿病人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较高,相当一部分的细菌又以糖分为营养来源,因此糖尿病患者感染的风险通常较常人更高,包括耳内感染。
这些都会导致听觉障碍。
2、嚼东西说话时耳朵疼,问题可能出在下巴上
Schwartz指出,不少人因为耳朵疼痛来看病,经检查后发现问题其实出在下巴上,即颞下颌功能紊乱。
颞下颌关节是位于耳朵前方,具有转动和滑动功能的左右联动关节。颞下颌关节的神经来自咬肌神经和耳颞神经的耳前支,因此颞下颌关节紊乱常常导致耳痛、耳鸣,在咀嚼、说话和张嘴时尤其明显。
如果症状一直持续不缓解,务必及时就医。
3、耳朵里面嗡嗡响,看看是否血压高
耳鸣是一种十分常见且复杂的症状,可能与200多种疾病有关,常见的有抑郁、焦虑、血压升高等等。耳鸣还可能提示一种良性肿瘤——听神经瘤,不过比较罕见。
Schwartz认为,短时间耳鸣更有可能与精神压力或不良情绪有关,无需过度担忧。而长时间耳鸣或者症状逐渐加重,还应及早就医。
4、耳朵有堵塞感,可能是感冒或过敏了
Schwartz解释称,在中耳腔和鼻咽部之间有一条连通管道,叫做咽鼓管,咽鼓管也是中耳通过鼻咽部与外界相通的唯一管道。
正常情况下咽鼓管有时开放有时关闭,既能保证外界空气源源不断进入中耳,又可使中耳黏膜有时间吸收多余的空气,从而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
可一旦因为过敏或者感冒鼻子堵塞,中耳便无法及时获得外面进来的新鲜空气,进而产生耳朵堵塞感。
5、耳屎发黏、发臭,可能是感染了
耳鸣、耳朵流脓、耳屎变臭、耳痛是中耳炎的典型表现,中耳炎是感冒常见的并发症,好发于儿童。
耳屎根据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薄片状的干性耳屎,另一种是油脂状(发黏)的湿性耳屎。具体到个人,耳屎的形态与遗传基因有关,但它们都是正常现象。
不过如果发现自己的干性耳屎突然变成湿性,并且不断流出,很可能是耳内感染的征兆,需要及时就医,并在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外耳道是自外耳门至鼓膜的“S”形弯曲管道,长2.0~2.5cm。从外侧向内侧,外耳道先趋向前上,继而转向后方,最后向前下方。外耳道外侧1/3为软骨部,与耳廓的软骨相延续;内侧2/3为骨性部,是由颞骨鳞部和鼓部围成的椭圆形短管。由于牵拉耳廓可使软骨部随之移动,故检查外耳道和鼓膜时,向后上方牵拉耳廓,可使外耳道变直。婴儿外耳道几乎全由软骨支持,短而直,鼓膜近于水平位,检查时需将耳廓向后下方牵拉。
外耳道表面被覆薄层皮肤,皮肤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毛囊、皮脂腺及耵聍腺。耵聍腺分泌的黄褐色粘稠物称耵聍,干燥后形成痴块可能阻塞外耳道,影响听觉。外耳道皮下组织极少,皮肤与软骨膜和骨膜紧密连接,不易移动,故外耳道发生疖肿时,因张力较大而疼痛剧烈。
功能
外耳好像喇叭,能起到收集声音和辨别声音方向的作用。耳廓俗称耳朵。耳廓除了耳垂外,其内部由软骨组成,具有一定的弹性。耳廓的后面平浅微凸,前面有些回旋凹陷,这些凹陷也起到聚焦和反射声波的作用。
低等哺乳动物的耳廓长而大,附着丰富的肌肉,可向不同的方向旋转,以便测定声音的方向并做出逃避或进攻的准备。人的耳廓运动几乎全部退化。人的耳廓虽然不动,但从前方或侧方传来的声音,可直接入耳。而从后方来的声音虽受到耳廓的影响,但只要将头转到合适的位置仍能判定声音的方向。实际上,准确分辨出声源的方向,需要两侧耳同时倾听,才能辨别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