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后脖颈两边肌肉僵硬怎么办 鼻咽癌早期的治疗方法

2018-07-13 07:34

一、鼻咽癌放疗后脖颈两边肌肉僵硬怎么办

  鼻咽癌放疗后后遗症脖颈两边肌肉僵硬,籽世难,发音模糊可以接受中药治疗,消除放疗后遗症,缓解症状。中医治疗不但能消除放疗后遗症还能巩固效果,还能对患者全身整体治疗,综合调理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防止复发和转移。那么,鼻咽癌在早期的时候有哪些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一般情况下适用于鼻咽癌早期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将癌细胞切除,通过患者的病情来决定手术切除的范围,可以快速切除肿瘤组织,见效快,但是手术的创伤性还是很大的,可以服用一些中药的治疗减少这些副作用的药物,一些含有人参皂苷rh的产品对术后的恢复很有帮助。

  鼻咽癌早期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早期常用的治疗方式,鉴于放疗对正常细胞亦有损伤作用,主要是表现在口干咽痛、恶心无食欲,白细胞水平的降低,张口困难,对于这些副作用可以配合中药的治疗得到缓解,对于缓解副作用,如人参皂苷Rh2、冬虫夏草。鼻咽癌早期生物免疫治疗生物治疗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肿瘤治疗策略,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大手段。它是应用生物制剂来调节机体自身的生物学反应,通过调动肿瘤患者的免疫防御机能,从而抑制或消除肿瘤的一类治疗方法。手术、放化疗,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它无法彻底根除肿瘤细胞,易复发、转移,导致肿瘤细胞在身体内其它地方蔓延,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而放化疗的治疗方法通过化学药物及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可以局部或全身的减轻肿瘤细胞的负荷,见效快,但是它却无法根除肿瘤细胞,易复发、转移,全身毒副作用大,易使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造成人体免疫功能损伤,给患者的身心健康打来沉重打击,严重挫伤患者的抗癌信心。

二、鼻咽癌的危害有多严重

  首先,鼻咽癌转移率高。近年的研究表明,鼻咽癌放疗后5年累积复发率为25%鼻咽癌转移率为22%如何减少患者的鼻咽癌复发率和鼻咽癌转移率,从而减少患者的病死率,是提高鼻咽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目前在鼻咽癌转移治疗上手术和放疗等都只能是针对癌细胞进行杀死,但是对患者身体损伤非常大,并从一定意义上助长了癌细胞的扩散和复发,因此生物免疫治疗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其次,.鼻咽癌转移到淋巴结部位。淋巴结转移:颈部淋巴结约占全身淋巴结的1/3,特别是深层淋巴结与肿瘤转移关系密切。鼻咽癌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早、转移率高的特点。转移淋巴结常是多个、大小不等、质硬的肿块,一般随病程进展由小到大,数量增多,逐步融合为巨大肿块,活动度逐步受限。通常转移由上颈部到下颈部,约一半患者有双颈转移,耳前淋巴结转移则较少见。

  然后,鼻咽癌转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远处转移远处转移:鼻咽癌远处转移率较高,与原发肿瘤是否侵犯鼻咽腔外、颈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以及大小、部位有明显关系。肿瘤侵犯口咽或鼻腔的远处转移率较高。转移部位可以是单处也可以是多处。常见远处转移的部位为骨、肺、肝。而骨转移中以脊柱、骨盆和四肢多见。亦可发生胸腔、腹腔、纵隔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等部位的转移。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肾脏、肾上腺和腹膜后等区的转移。

三、鼻咽癌的检查项目你知道吗

  (一)前鼻孔镜检查鼻粘膜收敛后,经前鼻孔镜可窥到后鼻孔和鼻咽部,能发现侵入或邻近鼻孔的癌肿。

  (二)间接鼻咽镜检查方法简便、实用。应依次检查鼻咽的各壁,注意鼻咽顶后壁及两侧咽隐窝,要两侧相应部位对照观察,凡两侧不对称的粘膜下隆起或孤立性结节更应引起注意。

  (三)纤维鼻咽镜检查进行纤维鼻咽镜检查可先用1%麻黄素溶液收敛鼻腔粘膜扩张鼻道。再用1%地卡因溶液表面麻醉鼻道,然后将纤维镜从鼻腔插入,一面观察,一面向前推进,直到鼻咽腔。本法简便、镜子固定好,但后鼻孔和顶前壁观察不满意。

  (四)颈部活检对已经鼻咽活检未能确诊的病例可进行颈部肿块活检。一般均可在局麻下进行,术时应选择最早出现的硬实淋巴结,争取连包膜整个摘出。如切除活检确有困难,可在肿块处作楔形切取活检,切取组织时须有一定深度,并切忌挤压。术毕时术野不宜作过紧过密的缝合。

  组织病理学检查在有肿块处或怀疑有肿瘤区咬取组织,受累淋巴结也应取出进行病理学诊断。鳞状细胞癌胞体大,细胞间桥可见,故细胞边界清楚。胞质多,嗜酸性,部分角化;核明显,染色深,核异形性大,核分裂可见。在癌巢中心部分细胞角化,形成角化珠。根据角化程度或角化珠多少以及细胞间桥的数量可将鳞状细胞癌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分化3类。鼻咽、口咽鳞状细胞癌的特殊类型为淋巴上皮瘤(lymphoepithelioma),分化差,甚至在原发灶以前可能已侵犯眼眶,发生淋巴转移。有时原发灶很小,定位活检困难,多数盲目活检可能揭示原发灶。1/3的患者有一定程度的颅底破坏,多数脑神经受损,最先为展神经损害,以后其他神经瘫痪。淋巴上皮瘤又分为两个亚型:

  (1)Regaud型:细胞大、分化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空泡状,核分裂多的癌细胞呈条索或小梁状分布在丰富的淋巴基质中。

  (2)Schmincke型:类似于网状细胞退行性变的癌细胞,呈小巢或团状分散在淋巴基质中。

  这两型缺乏角化,故诊断困难。但电子显微镜见细胞质内有张力原丝和细胞间桥粒连接,Keratin染色阳性可证实来自上皮。

  (五)细针穿刺抽吸这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高效的肿瘤诊断方法,近年来较为推祟。对疑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可首先使用细针穿刺取得细胞。具体方法如下:

  1.鼻咽肿物穿刺:用7号长针头接于注射器上。口咽部麻醉后,在间接鼻咽镜下将针头刺入肿瘤实质内,抽取注射器使成负压,可在肿瘤内往返活动两次,将抽取物涂于玻片上做细胞学检查。

  2.颈部肿块的细针穿刺:用7号或9号针头接于10m1注射器上。局部皮肤消毒后,选择穿刺点,沿肿瘤长轴方向进针,抽吸注射器并使针头在肿块内往返活动2~3次,取出后将抽吸物做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

  (六)EB病毒血清学检测目前普遍应用的是以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的IgA/VCA和IgA/EA抗体滴度。前者敏感度较高,准确性较低;而后者恰与之相反。故对疑及鼻咽癌者宜同时进行两种抗体的检测,这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对IgA/VCA滴度≥1:40和/或IgA/EA滴度≥1:5的病例,即使鼻咽部未见异常,亦应在鼻咽癌好发部位取脱落细胞或活体组织检查。如一时仍未确诊,应定期随诊,必要时需作多次切片检查。

  (七)鼻咽侧位片、颅底片及CT检查每例患者均应常规作鼻咽侧位照片和颅底照片。疑及鼻旁窦,中耳或其他部位有侵犯者,应同时作相应的摄片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应作CT扫描了解局部扩展情况,特别需要掌握的是咽旁间隙的浸润范围。这对于确定临床分期以及制定治疗方案都极为重要。鼻咽侧位片,见顶后壁软组织弥漫增厚或局部突出。颅底位片,若颅底骨质受侵犯,见边缘不规则的溶骨性缺损或孔道扩大。CT扫描分辨率高,能清楚地显示软组织密度的肿块影及骨质破坏区,鼻咽旁各间隙病变的范围(图3)。眼眶、各鼻窦、翼腭窝和海绵窦受累的情况。CT检查对放射治疗的设计、手术方式选择和随访观察意义重大,应作为常规检查。

  (八)B型超声检查B型超声检查已在鼻咽癌诊断和治疗中广泛应用,方法简便,无损伤性,病人乐意接受。在鼻咽癌病例主要用于肝脏、颈、腹膜后和盆腔淋巴结的检查,了解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密度、有无囊性等。

  (九)磁共振成象检查由于磁共振成象(MRl)可清楚显示头颅各层次、脑沟、脑回、灰质、白质和脑室、脑脊液管道、血管等,用SE法显示T1、T2延长高强度图像可以诊断鼻咽癌、上额窦癌等,并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

四、鼻咽癌晚期的症状表现

  (一)鼻部、耳部、眼部、口腔症状:原发癌的浸润扩展,表面溃疡感染,绝大多数患者(>98%)都会出现上述部位的症状,只是根据肿瘤的位置及大小决定临床症候出现时间的迟早及顺序:癌肿位于鼻咽顶部,首先出现涕中带血,血涕多时可从口里吐出,伴鼻塞等症。癌肿浸润到眼部表现为单侧突眼、复视、眼球活动障碍等;癌肿浸润翼内肌,表现张口困难,舌下神经受累时,出现舌肌运动障碍,舌偏向健侧。

  (二)颅神经症状:鼻咽癌向上浸润和扩展,可累及颅神经引起相应的症状,临床上以Ⅴ、Ⅵ颅神经最先受累,随着肿瘤扩展,Ⅲ、Ⅳ及Ⅸ、Ⅹ也受损,而Ⅰ、Ⅱ位于颅前,Ⅶ、Ⅷ位于颞骨岩部,其受侵犯的可能性较小。以上颅神经受累,表现出其功能丧失。而头痛常是癌瘤向颅内扩展的信号。头痛为持续性固定的剧烈偏头痛,部位多在三叉神经感觉分布区域,性质可为胀痛、闷痛或扎紧性痛。

  (三)颈部体征:主要指颈部淋巴结转移所致的肿块。临床上可以颈部无痛性包块为首发症状,甚至是惟一症状。肿块初发于一侧,增大迅速,继之累及颈部对侧。

  (四)远处转移症状:鼻咽癌转移最常见部位是骨、肺、肝。骨转移以骨盆、脊柱、四肢骨常见。临床观察发现,随着颈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机会亦明显增加,远处转移率为4.8%~27%,尸检则发现高达76%。骨转移多表现为骨部疼痛等,肺转移表现呼吸困难、咯血等,肝转移为肝区疼痛、黄疸等。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耳鼻喉科五官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