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6 06:35 来源:网友分享
耳疮病属于风湿热邪,上犯耳窍,故耳道红肿;风热邪盛,则耳痒、灼热、疼痛;湿热邪盛,则耳痛、渗液;头痛、发热、恶寒、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外袭之证。肝胆湿热上蒸耳道,薰灼肌肤,故耳道弥漫性红肿;湿热盛,则肌肤糜烂,耳道渗液;肝胆热盛则口苦、咽干、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为肝胆湿热之证。久病气血虚损,耳窍失痒,邪毒久羁,故耳痒、耳痛反复发作;血虚耳窍失痒,故耳道皮肤增厚、皲裂、结痂;舌质淡、苔白、脉细数为气血虚之证。?那么耳疮西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1、早期局部热敷或作超短波透热等理疗。
2、严重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可查脓液培养及药物过敏,指导选择抗生素。疼痛严重,可服用镇静、止痛剂。
3、局部用1~3%酚甘油或10%鱼石脂甘油滴耳,或用上述液纱条敷于患处,每日更换纱条2次。慢性者可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涂敷。外耳道脓液及分泌物可用3%双氧水清洗。
4、疖肿成熟后及时挑破脓头或切开引流。
5、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诊治全身某些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等。
诊断依据
1、多发于气候湿热的季节或地区。
2、发病前多有脓耳、挖耳史,或游泳、沐浴污水入耳病史。
3、耳内疼痛或轻或重,讲话、咀嚼、张口时疼痛加重,或伴耳内作痒。
4、检查见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糜烂,有少许粘脓性分泌物,病变可延及外耳道口,外耳道因肿胀而变狭窄。可伴耳前后皮肤红肿或核肿痛。
5、慢性者,病程较长,检查见外耳道狭窄,外耳道皮肤粗糙、增厚,轻度糜烂、结痂。病变可波及外耳道口;若波及耳膜可伴耳鸣、听力减退、光锥消失,耳膜标志不清。
病证鉴别
耳疖:是指发生于外耳道的疖肿,以耳痛、外耳道局限性红肿、突起如椒目为其特征。
旋耳疮:是指旋绕耳廓或耳周而发的湿疮,以耳部皮肤潮红、瘙痒、黄水淋漓或脱屑、皲裂为特征。
相关检查
耳部检查:耳屏压痛,耳廓牵拉痛,外耳道弥漫性红肿,可有少许分泌物。反复发作者,可见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甚则外耳道狭窄。
耳疮是指外耳道的弥漫性红肿疮疡,以外耳道弥漫性红肿、溃疡、渗液等为特征。相当于西医的弥漫性外耳道炎。皮肤外伤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易发病,如挖耳、游泳进水、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的刺激等。此外,有变应体质和糖尿病者易反复发作。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等。那么耳疮的病因有哪些呢?
掏耳朵 (35%):
外耳道的皮肤非常娇嫩,和软骨膜连接很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用力不当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
吸烟 (30%):
主要是因为吸烟会造成动脉硬化,尤其是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黏度增加,供应内耳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甚至会直接造成耳聋。同时,一氧化碳中毒可使螺旋神经节、前庭神经节和脑干核网状质受损害,这些组织都是与听觉有关的关键部位。
耳道进水(30%):
有糖尿病、贫血等全身疾病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
(一) 风热湿邪,上犯耳窍
症状:耳痛、耳痒、耳道灼热感,伴头痛、发热、恶寒。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检查见耳屏压痛,耳廓牵拉痛,外耳道弥漫性红肿,或耳道潮湿,有少量渗液。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祛湿。
方药:银花解毒汤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地丁、黄连、夏枯草、丹皮、犀角、茯苓。
(二) 肝胆湿热,上攻耳窍
症状:耳痛,牵引同侧头痛,口苦,咽干,可伴有发热等症。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见耳屏压痛,耳廓牵拉痛,外耳道弥漫性红肿、糜烂,渗出黄色脂水。
治法:清泻肝胆,利湿消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甘草。
(三) 血虚化燥,耳窍失痒
症状:病程较长,耳痒、耳痛反复发作,全身症状不明显,舌质淡,苔白,脉细数。检查见外耳道皮肤潮红、增厚、皲裂,表面或见痂皮。
治法:养血润燥。
方药:地黄饮加减。
常用药:生地、熟地、首乌、当归、丹皮、玄参、白蒺藜、僵蚕、红花、甘草。
外治
1、外敷:可用黄连膏、紫金锭等局部涂敷。
2、滴耳:可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制成滴耳液滴耳。
针灸治法
耳痛较甚者,可针刺合谷、内关、少商等穴,以疏通经脉、泻热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