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2 06:13 来源:网友分享
外耳道炎多见急性,由外耳道感染引起。不正确地挖耳,如用力过大或使用掏耳勺、指甲、火柴棒等刺激外耳道造出表皮损伤,出血,诱发感染。同时南方洗澡频繁,运动出汗较多,耳朵进水后会诱发感染,耳部红、肿、热、痛。张口咀嚼时加重,听力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重者可引起骨膜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而慢性外耳道炎的引起和急性类似,不恰当地刺激耳道后引起慢性感染。疼痛感不强,但耳朵经常流水,发痒,有异味。但不会影响听力和产生堵塞感。另外有关专家指出,外耳道炎的有一种特殊类别称作耵聍栓塞,俗称“铁耳屎”。耵聍,俗称耳碎或耳屎,是耵聍腺分泌的淡黄色粘稠液体。大量耵聍堵塞在耳道,脏水进入耳道后使细菌滋生,引发外耳道炎,水分蒸发后耵聍结成硬块,堵塞耳道。出现“铁耳碎”应及时请专业采耳人员清理,不可自行清理。
1、防止污水入耳
外耳道炎的预防工作一定要做好,平时在洗头、游泳之前要防止污水进入耳朵。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涂上油膏堵塞外耳道。要做到及时清除外耳道耵聍或异物最后,注意保持耳部干燥,避免损伤。
2、及时检查
外耳道炎的发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其中急性外耳道炎会出现外耳道灼热、疼痛、耳闻感,重者伴全身发热、不适感,耳周淋巴结肿大。检查可见外耳道弥漫性充血、肿胀,重者外耳道狭窄,皮肤溃烂。
3、抗生素治疗
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服用止痛剂,局部热敷,外耳道渗液较多者可用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后,可用复方新霉素或4%硼酸甘油滴耳。或清洁耳道后,用碘酒或2%硝酸银局部擦拭。慢性患者局部亦可应用抗生素与激素类合剂、霜剂、粉剂涂敷或吹入等。加强全身某些疾病诊治,如贫血、糖尿病等。
4、改正不良习惯
首先应戒除挖耳的不良习惯。挖耳不但损伤皮肤引起感染,而且经常刺激皮肤还容易生长“外耳道乳头状瘤”,使耳道经常出血,甚至影响听力。其次,要注意保持耳部干燥,避免损伤。
1、清洁耳道
仔细清除外耳道内的脱屑、耵聍和炎性分泌物。脱屑、炎性分泌物,可用小吸引管轻轻吸出。小而硬的耵聍宜用耳镊取出。大而硬的耵聍应先用3%碳酸氢钠液滴耳,1日4次,待耵聍软化后,用外耳道冲洗法清除。
2、单纯性外耳道炎
先用3%过氧化氢液将外耳道洗净,并用消毒棉签拭干。随后将氧氟沙星滴耳液滴于患耳,每日3次,数日后可控制炎症。
3、外耳道疖
发生于外耳道外端的软骨部,为毛囊或皮脂腺的葡萄球菌感染。耳痛甚剧,可有体温升高。待疖肿成熟,脓液穿破组织向外排出后,耳痛可骤减。
4、弥漫性外耳道炎
按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口服相应有效的抗生素。彻底清除外耳道分泌物和痂皮,并使用地塞米松—氯霉素滴耳液,以达到抗菌、消炎、消肿的目的。
5、坏死性外耳道炎
积极控制血糖,抗感染,局部清除坏死病灶。
6、外耳道真菌病
清除外耳道分泌物,滴用2%水杨酸乙醇、2%麝香草酚乙醇等抗真菌药物,每日3次,连用2周。局部可使用制霉菌素粉加等量硼酸粉混合剂。
专家介绍,患外耳炎后,千万不要让水流入耳内;清除外耳道口及耳垂处的排出物;让分泌物流出来。不要试图清理外耳道内部,如有必要,可服食适量止痛药以减轻耳痛,以上症状出现后四十八小时之内要到医院看医生,病情较重或延续时间较长的病人,应请耳鼻喉专科医生治疗。
CZT--8F声频共振系统采用全电脑控制的超声波,及中低频生物电磁波所形成的立体叠加共振治疗作用机理,是集声、频、热、电、磁、微细按摩等自然物理因子同步叠加透入于病灶,形成声频共振、理化叠加的立体效应。结合药物透入、音乐疗法、穴位引导等多种治疗因子,可加快血液循环,消除炎症,改善听力,以高品质的性能、良好的治疗效果,开创耳聋治疗的新纪元。
经过数年的临床使用,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广泛好评。据临床研究报道,该产品对突发性耳聋一个疗程治愈率为80.92%,有效率为95.62%;对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有效率97.2%;对顽固性耳鸣一个疗程后有效率98.7%。
专家提醒,耳道炎症疾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都是要清洁耳道。仔细清除外耳道内的脱屑、耵聍和炎性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