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养生有法度 秋冻还需“捂一捂”

2015-09-09 15:03 来源:网友分享

  9月8日是白露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人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但太阳下山后,气温便很快下降,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因而得“白露”之名。所以,夜凉日热是白露节气的主要气候特征。正如民谚所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说明白露时节白天黑夜的温差较大。

  民间流传“春捂秋冻”的养生理念,“秋冻”是指到了秋凉时节,不必急于添加衣服,适当冻一冻能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但不同的人群、不同部位应区别对待,不要一味都冻。年轻人血气方刚,对外界寒冷的适应及抵御能力比较强,可以冻一冻;而老年人大多肾阳衰微,禁不起太冷的刺激;还有一部分慢性病患者,如心脑血管病及哮喘病人,他们对寒凉的刺激更加敏感,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疾病发作。另外,秋冻时身体的不同部位也要区别对待,特别是在白露时节夜凉日热的日常调息中,有几个部位还需重点“捂一捂”。

  捂肚脐:肚脐又名神阙穴,属任经,医经云“脐通五脏,真气往来之门也,故曰神阙。”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中医认为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通过适当保健,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功能,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轻身延年。神阙穴为任经上之阳穴,一旦受寒必伤脏气,引发腹痛、腹泻、脱肛、痛经等疾患。因此,天气转凉慎穿露脐装,晚上睡觉喜欢蹬被子的朋友最好穿上睡衣,加强腹部保暖,防止肚脐受寒。

  捂后背: 入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只有聚足阳气,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冬天就不怕寒邪侵袭了。人体后背脊柱位置有一条经脉叫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统管一身阳气。如果后背受凉必然会损伤督脉,耗损阳气。因此,养护阳气首先要加强背部的保暖,平素体寒怕冷可多晒太阳晒背部,用阳光之温热来补充体内阳气的不足,能起到扶阳暖身的作用。如果晚上睡觉还铺凉席的朋友请赶紧把凉席撤掉,以免夜寒冷背、寒邪入侵引发腰背疼痛、肺寒咳嗽疾病。

  捂头部: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上火好发在头面部是因为这里是人体阳气会聚的地方,阳热较盛。但有许多朋友特别是女性,头部吹风受凉后容易出现头痛,因为受凉后寒邪直中经络,损伤阳气,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所以,头部防寒同样重要。白露期间白天仍热,人们喜欢开空调降温,单位、公司、商场、公车空调冷气随处可见。当处在空调冷气场所时要注意头部保暖,特别是空调的风口不要对着头部直吹,以免寒邪直中,引起头痛。如果实在躲不开空调冷气,可戴上帽子,尽量保护好头部,以免受寒。

  捂双脚:双脚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相对较差,体质虚寒的人容易出现脚冷。当天气寒冷,气温下降,脚部的血液循环会更差,阳气不通,血脉不畅,脚冷现象更为明显。俗话说“寒从足下生”,“脚暖腿不凉,腿暖身不寒”,所以做好脚部保暖非常重要。白露节后阴寒之气渐增,换掉凉鞋,穿上保暖透气的球鞋、棉鞋是暖脚的第一步。晚上睡前可用热水泡脚,腿寒的朋友还可加入艾叶煎水沐足,能起到暖身助眠的效果。手脚冰凉及体弱之人,晚上还可穿双袜子入睡。秋天气候逐渐干燥,皮肤易干,脚跟皮肤容易干裂,晚上泡脚后穿上袜子睡,还有很好的保湿效果。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养生之道养生大全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