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虽过,但可别小视了中暑!

2016-12-17 10:30 来源:网友分享

  注意:三伏虽过中暑仍处高发期

  从省疾控中心获悉,今年以来,我省累计报告高温中暑病例数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全省从3月份开始陆续出现中暑患者,以7月份报告中暑病例最多,占三分之二。

  

  ●●●

  我省历年监测气温表明,8月份仍为高温季节,极易引发中暑。从往年报告中暑发病情况来看,8月份我省高温中暑发病情况仍处于高峰期,且不排除因高温中暑引发死亡患者。因此,虽节气已过立秋,但“秋老虎”的威力丝毫不亚于三伏天。

  省疾控中心提醒,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专家建议

  多摄入一些防暑降温的饮食,同时减少高温时段作业时间。若发现大量出汗、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等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者,应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荫凉地方安静休息,解开衣服,让中暑者平卧休息,同时打开电扇或空调。呕吐、晕倒、痉挛等重症中暑者必须及时送医治疗。

扩展阅读:


一、小儿中暑和暑热症的病因

  小儿中暑和暑热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发生与环境高温,高湿及低气压有直接关系。

  (二)发病机制

  在高温环境下,体表的对流散热方式——辐射和传导发生障碍,仅能通过出汗蒸发散热,超过机体代偿能力时体温即开始升高,同时造成体内液体大量丢失;当高温,高湿环境同时存在时,不仅辐射与传导散热发生障碍,而且出汗蒸发散热亦受影响,从而使体内余热大量蓄积,体温迅速升高,大量热量贮留于肌肤,可出现不同部位反常体温,如腋温高于肛温或肛温仅稍高于腋温不足0.5℃等“反常体温”现象,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汗腺功能又不足,闭汗或出汗少,不易散热,因而在酷热天气体温调节失效,易发生中暑或暑热症,到3~4岁时此种调节功能成熟,少见发病,但初生数月的小婴儿体温调节功能也差,何以发病极少,较难解释,可能与幼婴活动较少,产热不多有关。

  高热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内分泌系统活动增强,蛋白质和糖类分解代谢亢进等,使产热增加及体温调节障碍进一步加重。

  中暑最常见的危害是全身组织充血,出血和变性,严重者细胞结构和酶功能异常,脑血管充血会引起脑水肿;心血管系统可有心内膜下出血,心肌细胞损伤;肝和肾脏亦常有充血和细胞变性或坏死。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生活保健养生大全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