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研七类未成年人需心理辅导 14岁前是关口

2016-06-12 11:59 来源:网友分享

“你愿意跟谁?”父母离婚时,孩子总要面对这种问题。这句话会造成怎样的伤害,这种伤害会持续多久?北京市西城法院日前根据调研通报:七类未成年人应进行心理辅导,他们分为受害型未成年人、施暴型未成年人及“转换”型未成年人。

施暴型未成年人——

故意伤害:施暴型未成年人,往往是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很好地帮助其认罪、悔罪,重塑人格,回归正途。而在民事诉讼中,对他人实施校园暴力或伤害行为的未成年人,虽然未构成犯罪,但也有必要予以心理干预。“我们发现,不少校园暴力实施者,其暴力因子根源于自身家庭暴力,必要时,我们也将对暴力实施者的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尽可能改变暴力少年的生长环境,帮助其走出暴戾氛围。”西城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庭负责人甘小琴说。

意外伤害:此类未成年人,尤其是在损害结果严重的案件中,往往会因为自己给他人造成伤害而背负上沉重的心理负担,自责、内疚等情绪会使其陷入抑郁状态,拒绝与外界交流。因此,有必要对其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意外事故造成的结果。甘小琴介绍,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对事故双方进行共同心理疏导,鼓励施害者向受害者诚恳道歉,一方面有利于受害者的心理康复,另一方面也能让施害者早日走出愧疚阴影。

受害型未成年人——

父母离异:在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探望权纠纷等案件中,法官需要了解未成年人的真实想法,如未成年人已满十周岁的,司法解释规定,法官应征询未成年人的意见。但审判实践中,法官发现,未成年人的意见时常含糊不清或呈两面性,甚至出于种种原因不敢、不愿表达真实想法。“此时就需要心理咨询师,帮助未成年人厘清思路。”甘小琴说,当未成年人在父母之间难以取舍时,最好通过心理咨询,使法官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想法,使判决结果更符合未成年人的实际利益。

家庭矛盾:父母之间的争吵、家庭成员之间的纠纷,往往在孩子心里投下阴影,一些父母甚至把怒火引向孩子。打骂性“家暴”、不闻不问的“冷暴力”,都给未成年人造成了深深的心理伤害。甘小琴说,在办理家庭纠纷类诉讼时,如果涉及到未成年人,法院会尽量请父母和孩子一起接受心理疏导,弥补大人和孩子之间的感情缺口。

意外事故:当处理未成年人遭遇的意外事故时,法官发现,这些事故不仅给他们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而且造成心理冲击。“对于这类事故的未成年人,我们也建议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阴影、缓解心理危机、弥合心理创伤,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甘小琴说。

校园暴力:校园暴力、霸凌事件,如今经常见诸媒体,这些来自同学、甚至老师的伤害,往往会对未成年人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甘小琴介绍,实际案例中,遭受暴力,会导致受害者性格孤僻、自卑乃至患上抑郁症,有自残、暴力倾向等严重损害结果。尤其是校园暴力,发生地点是每天生活学习的校园里,更使受害学生的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我们关注受害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其进行心理疏导,来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危机。”

“转换”型未成年人——

监管真空:还有一类未成年人,他们既可能变成施暴者也可能变成受害者,这类未成年人就是处于监管真空状态的未成年人。这类未成年人,要么是父母均不愿直接抚养,要么是因父母已故、生病等原因无力承担抚养义务。他们或者被父母当做拖累推来推去,或者因监管缺失而无人照管,容易走上叛逆、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甘小琴提出,对这类未成年人,要在加强其心理健康帮扶工作的同时,保障其生活来源,保障其受教育权等合法权益,而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重要提示:14岁前孩子心理是道坎儿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布的《全球青少年健康》报告显示,在10至19岁的青少年中,抑郁症是致病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而且,有研究表明,几乎半数的精神障碍人群,在14岁前首次出现症状。

  “青少年患抑郁症,与其环境及个人因素的影响都有关联。”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与心理卫生专家梁月竹介绍说,14岁左右,恰是孩子处于青春期的阶段,正是情绪两极化阶段,儿时积累的一些心理情绪大多在此时表露出来。判断孩子是不是有抑郁症状,最简单的就是看孩子是不是出现了与年龄、经历、受教育水平不相符的状态,常见的症状有:心情低落、爱哭、毫无理由地发脾气甚至摔身边的物品、自我评价低、头脑反应慢、失眠、厌学等。当突然出现这些与日常不符的消极状态时,家长就得注意,因为这即使不是抑郁症状,也可能影响孩子今后的性格。如果这些症状持续数周,那家长应及早带孩子进行治疗。
  除了关注孩子的情绪异常以外,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帮助孩子塑造良好性格也十分重要。《全球青少年健康》报告的起草者之一、儿童和青少年专家简·弗格森就建议,父母们要做到恩威并施,无条件地爱孩子,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为孩子提供所需的各种支持,此外也要对孩子做出规定,对孩子的行为等做出限制。梁医生也认同这种教育方式,并补充道,任何说教起到的作用都是表面的,为孩子建立良好的精神成长环境,最重要的是家长从自身做起,注意自身的为人处事方式,从而影响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观念。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心理茶社心理 FM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