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6 11:45 来源:网友分享
2016-08-05讯 无良商家抓住老年人花钱图便宜、保健信偏方、理财追热点、医疗求贴心的特点,步步为营,欺骗手段不断“升级”。行业管理部门、正规企业、专家、传媒和社区都应负起责任,多管齐下,让老年人免受伤害。
近日,有上了年纪的亲戚去民营医院镶牙,医生建议他种植牙齿。“即刻种植,种完即用”,而且价格只有公立医院的一半不到,着实令人心动。
“大夫是德国博士,建议我干脆把剩下那几颗松动的全拔了,种个满口的,还能再打折。”亲戚跃跃欲试。
牙好,胃口才好。装义齿是老年人的刚需。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从镶牙到种牙,老人们“看牙医”的消费也在升级。从供给侧看,近年来医疗行业市场化提速,牙科诊所成为最先走进社区、开展连锁经营的专业医疗机构。镶牙、种牙医保不报销,公立医院排队耗时,如今大多数老人都就近去民营机构诊治。至2015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2.2亿,预计2020年达到2.43亿,牙齿医疗保健市场前景可观。
铺天盖地的广告也印证了这一市场的火爆。北京某都市报仅7月29日当天,就刊有3家不同民营医院的种牙广告,“十分钟新牙长出来”“德美韩日齿科名家亲临”等宣传语,让人感觉:种口牙比种畦萝卜还省事。
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检索新闻可知,种牙不当会引起牙龈萎缩、上颌窦瘘、口腔内反复感染出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因为钻破舌颏动脉而死亡。而且,高血压、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患者并不适合种牙;“3000元一颗”多半是商家的宣传噱头,在后期治疗中再加收其他费用;种上的牙也有保质期,并非一劳永逸;某些教授、博士的身份,也值得质疑……总之,种牙虽是造福老年人的新技术,但绝非商家吹嘘得那般轻松。
眼见亲戚欢喜殷切的神色,笔者不由得心生寒意:这些年来,盯住老年消费打歪主意的买卖,抓住老年人花钱图便宜、保健信偏方、理财追热点、医疗求贴心的特点,步步为营,欺骗手段不断“升级”,已从普通消费品扩展到医疗服务领域。商家利用老年人知识更新较慢、信息相对闭塞,玩概念、讲故事,夸大产品功效;利用老年人渴望关心、喜欢热闹,以各种健康讲座、集体活动为掩护,搞情感渗透、一点点让老年人“上钩”,轻则破财、重则伤身。
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称,2014—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约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约106万亿元人民币。满足并创造老年人对各个消费领域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不仅为“夕阳红”增色,有助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也是以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然而多年来,老年人始终是最容易被各类“消费陷阱”围猎的弱势群体。改变这一现状,有赖于整个消费环境的净化,也迫切需要社会各方关爱老年群体,为他们安全消费提供“特别支持”:
仍以牙齿种植为例,市场井喷式的增长势必导致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行业主管部门应完善技术标准,禁止那些规模较小、技术实力不达标的机构开展这项治疗,同时建立医生准入制度,将屡出医疗事故的机构和医生列入行业“黑名单”。
媒体也要对广告投放负起审查责任,虚假宣传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不久前,某国家级报纸刊登的一则种牙广告,无论是对种牙技术的阐述、还是带着听诊器的外国专家形象,都成为专业牙医间的笑谈。
把无良机构驱离老年人的视野,正规军也应积极主动开拓市场。公立医院要在机制上创新,满足老年人需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学界权威要放下身段,走上屏幕和网络、走进街道社区,向大家传递正确的义齿知识,拆穿“人人都能种牙”的谎言。
社区是护卫老年人消费安全的最关键的一道屏障。哪些宣传、讲座可以进社区?对此要立规矩,不能收了费用就放行,出了问题要对相关负责人问责。这几年,各级消协、行业主管部门发出了很多消费警示,社区宣传栏、安全课堂,不妨对此详加宣讲。
多管齐下,才能让老人们消费无忧。“种牙”如此,整个“银发市场”亦如是。
莫让那颗操劳了一辈子的心再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