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8 15:24 来源:网友分享
外伤性鼓膜穿孔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被掌抡后或经历爆震后出现耳痛、耳鸣、听力下降,鼓膜可能已经穿孔,需及早就医,以免延误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鼓膜位于外耳道深处,在传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鼓膜创伤常因直接外力或间接外力作用所致,如用各种棒状物挖耳、火星溅入、小虫飞入、烧伤、掌击、颞骨骨折、气压伤等。
临床表现为患者突然耳痛、耳出血、耳闷、听力减退、耳鸣。气压伤时,还常因气压作用使听骨强烈震动而致内耳受损,出现眩晕、恶心、混合性听力损伤。
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多呈裂隙状穿孔,穿孔边缘及耳道内有血迹或血痂, 可同时造成听骨链中断,听力检查时可表现为明显的传导性听力损失。
发病后尽早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外耳道可用酒精擦拭消毒,外耳道口放置消毒棉球。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嘱患者切勿用力擤鼻涕。保持耳内干燥。如无继发感染,局部禁止滴入任何滴耳液。一般伤后3~4周穿孔可自行愈合,也有更长者,较大穿孔不愈合者可行鼓膜修补术。
鼓膜位于耳道深处,在正常的情况下鼓膜不轻易损伤、穿孔,多是由于外部因素对耳朵造成的一种侵害。当声波传到鼓膜引起振动时,耳膜会将外界振幅大、声压小的空气转化为振幅小、声压大的淋巴液波,所以一旦耳朵遇到外界空气猛烈震动,像鞭炮、爆炸等发生爆震波和气流冲击时,即会迅速传至外耳道内使鼓膜破裂穿孔。
1、中耳失去了保护的屏障。
鼓膜是中耳的一侧门户,由它把外耳与中耳隔开,保护着中耳腔。穿孔后外界的细菌、污水、异物可经穿孔进入中耳诱发中耳感染,引起耳痛、流脓,还有形成胆脂瘤的危险。
2、鼓膜穿孔导致听力下降声音首先振动鼓膜,然后经中耳听骨链传到耳蜗,进而引起神经反射形成听力。鼓膜穿孔后,鼓膜有效振动面积减少,外界声波的能量传入内耳减弱,出现听力下降。
3、如有听骨链中断,病情常较严重严重的外伤性鼓膜穿孔可引起听骨链脱位,镫骨底板骨折,听小骨碎片移位,对卵圆窗、圆窗的外淋巴瘘管、面神经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1.炎症:鼓膜穿孔很常见原因,是经咽鼓管方向引起感染,多见于婴幼儿时期。婴幼儿由于解剖上的特点,连接鼻腔和中耳腔的咽鼓管短平粗,当上呼吸道感染时,鼻腔的细菌、分泌物等很容易通过咽鼓管到达中耳腔引起感染。另外,急慢性中耳炎发作时,中耳化脓,脓液腐蚀鼓膜,造成鼓膜穿孔。
2.外伤:多因直接或间接外力损伤所致,直接原因多见于头部受外伤,合并颞骨骨折损伤了鼓膜;也见于挖耳取出耵聍和异物时不慎损伤鼓膜,导致鼓膜穿孔;或强烈水柱或气流喷射鼓膜、误将化学腐蚀剂滴入耳内、金属屑矿渣溅入耳道等也可损伤鼓膜。
间接原因多见于外界大气压力突然急剧变化,如炮弹、射击、巨大响声,气浪将鼓膜震破;打耳光也可引起鼓膜穿孔;中耳腔内气压突然急剧上升,也会发生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如用力擤鼻涕,致使中耳内气压自内向外猛烈突然冲击鼓膜,可使鼓膜破裂。
01、保持耳中干燥与洁净;禁止游泳及注意水渍侵入。
02、在修补期要注意:保持外耳道的洁净干燥;不要做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注意预防伤风感冒,保持鼻腔呼吸通畅;不宜咀嚼硬的食物;其他参阅以上外耳道、鼓膜疾病的护理。
03、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注意休息,提高免疫力;定期到医院检查,发现问题及早处理。这是鼓膜穿孔应该如何预防的方法中非常有效、健康的方法之一。
04、对于一些不愿修补鼓膜的人,或因年龄小、身体欠佳、路途遥远暂不能修补鼓膜的人,须谨记:防水入耳,不能游泳,洗头、洗澡时可用消毒棉球塞住耳道口;慎挖耳朵,用不洁器具挖耳易将细菌带入;防止不恰当的擤鼻,如捏两鼻孔用力排鼻涕,易将鼻的分泌物经咽鼓管挤压到中耳引起发炎。
温馨提示:
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伤害。
鼓膜穿孔是一种由暴力案件,交通事故,或气压改变所致的中耳创伤,祖国医学属“耳门漏管”?畴。鼓膜穿孔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经常遇到,能够引起鼓膜穿孔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外伤性(直接或者间接外力作用)鼓膜穿孔和炎性鼓膜穿孔,前者如钝性工具(包括掌、拳等)打击、颅底骨折、爆炸、挖耳不慎、针刺、烫伤甚至昆虫入耳均可引起,此处讨论的外伤性鼓膜穿孔主要指间接外力作用所致的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