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刊登争议性论文 科学家改造出致命病毒

2017-06-02 06:32 来源:网友分享

  在经过数月争议之后,英国《自然》杂志于5月2日在线发表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病毒学教授河冈义裕(yoshihiro kawaoka)的变异禽流感病毒研究论文。河冈义裕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尽管自然条件下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并不具备在哺乳动物中进行传播的能力,但如果在实验室里对其进行基因改造,所获变异病毒或可具备在人类中进行传播的能力。

  h5n1型禽流感病毒虽具高致病性,但很难在人际之间进行传播。部分科学家由此认为,其对公共健康造成的威胁并不大。然而,由河冈义裕领导的科学团队以及由荷兰伊拉斯谟医学中心(erasmus medical center)科学家罗恩·富希耶(ron fouchier)所领导的科学团队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若是借助基因工程将h5n1型禽流感病毒同2009年引发全球流感大流行的h1n1型病毒进行混合,二者在交换一些遗传物质,并且引发基因变异之后,所获得的混合病毒能够感染雪貂。要知道,雪貂是非常接近人类的动物实验模型,因此科学家判定,这种混合病毒也有可能在人类之间进行传播。

  出于公共安全方面的考虑,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内的许多机构此前曾多次开会商讨这些研究论文能否公开发表。不过,最终英国《自然》杂志于5月2日在线发表了河冈义裕的变异禽流感病毒研究论文,而美国及荷兰政府日前也同意富希耶发表其研究论文。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病毒学家文森特·拉卡涅洛(vincent racaniello)表示:“很多科学家为了读这两篇论文已经盼望了很长时间,不过好在最终相关机构和政府还是同意它们可以进行发表。”

  据悉,h5n1型病毒通常被称为禽流感,人类如果感染,致命性极高,但好在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种病毒似乎无法在人际之间进行有效传播。不过,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h5n1型流感病毒目前是人类的一大健康隐患,一旦发生大规模人际间传播将造成60%的感染者死亡,这一比例或许有所夸大,但即使是稍小的感染死亡比例,也非人类能够承受。1918年发生的流感病毒大流行,感染病毒后的死亡几率为2.5%,但即使如此,患病死亡的人类总数达到5000万人。

  尽管如今流感疫苗及治疗水平均有很大提高,但考虑到流感病毒的高传染性,仍非常难以控制,2009年及2010年爆发的猪流感病毒就是很好的例子。

  为了查明其变异个体是否具备在人群中进行传播的能力,河冈义裕带领着自己的研究团队,对h5n1型病毒的血凝素基因进行了改造。同时,因为禽流感病毒在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同其他特质的基因进行交换,并且获得新的基因表现特征,河冈义裕又将改造后的h5n1型病毒同2009年引发全球流感大流行的h1n1型病毒进行混合,从而得到了一种新的混合病毒。

  河冈义裕科研团队发现,混合病毒能够在雪貂之间进行传播,因为雪貂均被单独关在分开的笼子里,科学家认定这种病毒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通过收集h5n1型病毒的不同品种,河冈义裕发现,部分中东h5n1型病毒只需再经历一次基因变异,就能够在人类之间进行传播。对此,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病毒学家温迪·巴克利(wendy barclay)认为:“血凝素需要在稳定的状态下才能通过空气在人类之间进行传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

  河冈义裕发现,受到病毒感染的雪貂并未死亡,并且混合病毒的传播效率也要低于2009年h1n1型病毒所导致的流感大流行。这种新型混合病毒对雪貂的肺部伤害并不严重,并且其抵御特敏福(预防及治疗流行性感冒药物)和用于治疗h5n1型病毒疫苗原型的能力也很脆弱。但科学家尚不清楚,这种混合病毒是否能够在人类之间进行传播。考虑到雪貂是非常接近人类的动物实验模型,因此他们判定,其在人类间进行传播是有可能的。

  早在2011年8月份,河冈义裕就已将相关研究成果提交给了《自然》杂志,而与此同时,由科学家富希耶所带领的科学团队通过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实验结果,并且向《科学》杂志递交了相应的研究论文。但因担心公开这些研究成果所导致的风险因素较高,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家生物安全科学顾问委员会(us national science advisory board for biosecurity,以下简称nsabb)在内的多个机构对是否公开发表这些论文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最终,nsabb在2011年12月份表示,这两篇论文在出版前应该进行严格审核,因为公开发表的话可能会带来公共安全方面的威胁,例如恐怖分子可以利用论文里的数据制造出具备高致命性的病毒武器等等。因而,nsabb要求《自然》和《科学》在发表这两篇论文时删减核心数据,但其要求遭到了拒绝。

  今年3月份,nsabb又召集国际病毒专家和卫生部门的代表就此事专门进行研讨,并且经评估后在3月30日表示,支持相关研究论文在修改后进行发表,而美国政府也在4月份表示同意发表这两篇论文。而在近期,荷兰政府也同意富希耶将其研究论文递交给《科学》杂志,可由后者进行公开发表。

  这些行动都说明,科学家及相关部门经过探讨协商之后,发现公布这些论文的好处要多于弊端。不过也有些病毒学家和卫生专家却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实验室的规范化操作和监管控制的问题。

  他们认为,同恐怖组织利用论文数据制造病毒武器相比,这一威胁更为直接,也更为现实。据统计,2003年至2009年这段期间,高安全级别的实验室共发生超过100起事故,其中包括研究人员被易受感染的雪貂咬伤、丢失实验室器具和丢失病毒样本等等,这些事故均可导致严重后果。有科学家认为,1977年发生在俄罗斯境内的流感大流行可能就是因为病毒从实验室里泄露出来所致。2001年,曾在美国引发恐慌的炭疽热病毒就是出自于美国军方实验室。

  就此次围绕h5n1型变异病毒研究是否该公开的争论来看,很多科学家都忽略了实验室事故风险这个问题。然而,这些论文在公开之后,很有可能会有成百上千个实验室会对变异h5n1型病毒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解释如何避免发生病毒泄漏事故,如何避免重蹈覆辙,会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军控与防核扩散中心(center for arms control and non-proliferation)的科学家琳恩·克罗茨(lynn klotz)表示:“如果有40至50个实验室在专注研究同一种病毒,病毒发生意外泄漏事故的可能性非常高。”今年1月份,克罗茨曾在《自然》杂志发表评论文章称,每年每个专注研究非典型肺炎的实验室,均有1%的可能性会外泄研究病毒,而针对h5n1型病毒的研究也是同样如此。她表示:“人为制造的风险远比自然风险要严重得多,因而,实验室需要采取更强的预防措施。”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国际新闻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