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1 10:14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10月05日讯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65岁的伯纳德·L·费林加得知自己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场电话连线时,他说:“我很震惊,我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因为这太令人惊讶了。我很荣幸也很激动。”
在亚欧大陆另一端的中国,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曲大辉也以为这只是平淡的一天。直到他在开车时,接到学校宣传部的电话,邀请他解读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成果。“当时我就想,会不会是分子机器获奖了?”他说。很快,他的爱人在网上查到了消息--获奖领域是“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而他的导师费林加正是三位获奖的科学家之一。
2006年7月至2009年1月,整整两年半的时间里,曲大辉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跟随费林加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在他的眼里,费林加是一位非常随和、幽默的长者,常常端着一杯咖啡来到学生们的休息室,和大家一起畅谈工作和生活。
据费林加的另一名中国学生,目前也已回国的王教授说,费林加总是充满活力、富有激情。每天早上,他都骑自行车上班,还骑得飞快。
有一次,曲大辉很好奇地问他:“本(费林加),您这么忙,常年要在各个地区之间飞来飞去,是如何保持充沛体力的呢?”费林加趴在他的耳畔说:“这我可得悄悄地告诉你,在会场上,我偶尔也会眯一会儿,合理地利用时间让自己休息!”
他还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说法,曾对几位中国朋友说:“我一定要去一次长城,做一回中国的好汉!”
激情饱满的费林加,却从来不乏对他人的耐心。一次组会上,有个荷兰小伙子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有的学生不耐烦了,费林加却一直平静地听他讲完。
如今的费林加,凭借分子马达的工作名扬全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另一个领域--有机不对称催化上,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成就。“在科研上,本的思路开阔,又很执着。他在课题组所涉及的每一个研究方向里,都做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曲大辉说。
然而,科研工作毕竟不是一帆风顺的。王教授介绍,2009年年底,分子马达的研究进入低谷。费林加对课题组成员说:“我们目前虽然在低迷阶段,但是一定会再冲起来的。”到2011年,他们就在《自然》《科学》两大刊物上各发表了一篇很有分量的论文。
费林加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也许化学的力量不仅仅是理解,还有创造,创造那些从未存在过的分子和物质。”曲大辉对这句话深有感触,他说:“此次分子机器获奖,是1987年超分子化学获奖的延续。诺奖对这一领域一再做出的肯定,让人们知道,和应用科学同样重要的,还有基础科学研究。”“今年的诺贝尔奖,给基础科研工作者以很大鼓舞。”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清正也表示,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与往年相比,“非常化学、非常基础”。当然,以费林加为代表的分子马达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虽然目前看来还任重道远,但是杨清正说:“科学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到了一定程度自然会有突破。”
“像我们这样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很多都被问过,你们做这项研究到底有什么用呢?今年的诺贝尔奖证明,依靠兴趣驱动的基础研究,单纯地探索未知世界、挑战人类极限,最终也能得到世界的认可。”杨清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