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性艾滋病患者疑云 部分患者经帮助已康复出院

2017-02-21 06:21 来源:网友分享

  4月6日,卫生部通报了对自疑“阴性艾滋病”人员的两次调查结果。结论是:目前可以排除该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而且无证据支持该人群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上述结论是怎样得出的?自疑“阴性艾滋病”人员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群?

  对此,一直帮助该人群的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及其助手裴迎新博士,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初步估算自疑感染者总数不超过1000人

  近年来,互联网上聚集了一群自称有类似艾滋病症状的人。他们以男性为主,大多有过高危行为,自我怀疑感染了艾滋病,但多次检测都是阴性。有些人自称“检测不出的感染者”或“阴性感染者”,他们深信自己得了艾滋病,不断将自我感觉和猜测发到网络,引起其他自疑者追随。有的人自疑被不明病毒感染;有的人在网络上发布“家属被感染”的信息,声称唾液、汗液乃至空气都能造成传播,引起更大范围的恐慌。

  “这些人所述状况与传染病症状相距甚远”,曾光说,在经多次检验都呈阴性后,有些人便质疑医疗卫生机构的检测能力 ,就进行投诉。

  2009年夏,曾光接到该群体的求助信息后,他与同事一起分析了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向该人群发出公开信,疏导其心理压力,还安排其助手裴迎新博士与该人群建立联系。其后,裴迎新不断通过电话、网络聊天室等途径解答其各种疑问。

  裴迎新说,目前已知有11个该人群聚集的qq群,其中9个群能够进入,每个群登记人数为12人~200人,但有重复登记现象,并经常有人更改用户名。“初步估算,该时点此人群总数不超过1000人。”

  中外实验室检测均给出否定答案

  2010年1月,中国cdc通过网络招募自疑感染者来京,报名者仅88人。在88名报名者中,中国cdc选出59名作为调查与检测对象。59人中,男性54人,来自22个省(市),平均年龄34岁。

  曾光介绍,调查涉及流行病学、医院临床检查和实验室研究等内容――中国cdc现场流行病学队伍进行了暴露史、自诉症状、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次数等流行病学调查;北京地坛医院为其进行了临床检查,包括内科、外科、肿瘤科、五官科和皮肤科等,还进行了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及血常规检测;中国cdc国家参比实验室为其作了艾滋病病毒相关检测、cd4免疫细胞测定,并进行了梅毒、丙肝等性传播相关疾病检测。此外,考虑到有人自述症状与xmrv病毒(异嗜性鼠白血病病毒相关病毒)导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症状相似,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还检测了xmrv病毒。

  调查显示,在59人中,84.7%的人自诉出现症状前有过高危行为,从“暴露”至“症状出现”的间隔平均为15天;在59人中,有40人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其余19人有一些与艾滋病病毒感染无关的常见的非特异性变化,17人各有1项生化检查异常值,但与各自主诉临床症状不符;所有59人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抗体、嗜异种性小鼠白血病病毒相关病毒检测均为阴性,1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

  但该检测结果并未得到该人群的认可。为进一步解除缓解他们的疑虑,今年1月,中国cdc将其用于检查的剩余血液送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实验室做进一步的检测。

  “该实验室的病毒芯片可以检测到1.5万种左右的病毒,还可以探测到一些未知病毒。目前,美方反馈已完成约1/3样本的检测,结果全部阴性,未发现任何病毒。”曾光说。

  第二次调查仍未发现传染病传播

  在第一次调查的基础上,卫生部组织专家制订了更为系统的“自述疑似艾滋病感染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组织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和广东6省(市)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该调查开启于今年2月,由各专业的高水平专家组成调查组,按照制定的调查框架图,从问询病史开始,逐步用排除法证明有病或无病。

  曾光介绍,目前共调查了40人,其中包括曾参与过第一次调查的15人。此次调查更多关注到了自疑感染者家庭成员情况。到目前为止,调查结果和第一次中国cdc所做的调查结果完全一样,仍无一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也未发现像该人群所说其家人被传染的现象,甚至没有发现疾病的聚集性。

  曾光表示,之所以选择上述6省(市)作调查,是因为这些地区反映的此类问题较为集中。卫生部组织此次调查,旨在对该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随访试点工作,通过对该人群及其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等实施现场调查、随访和关爱工作,核实该人群反映问题的真实性,明确所述疾病有无传染性和家庭聚集性,同时开展宣传教育、随访和关爱工作。“试点调查工作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开展对其他省(市)该类人群调查。”

  5名自疑感染者经帮助症状消失

  据悉,自2009年夏季以来,曾光已向该人群发出5封公开信,与该人群沟通,并为其讲解健康知识。裴迎新与该人群的沟通渠道也一直畅通。

  曾光介绍, 精神科医生通过专业的量表检测证实,大多数自疑感染者的精神都有些问题,他们在面对不利事件时缺乏化解能力。专家从躯体症状和神经症性两个角度评估认为,该人群的自述症状主要为精神因素所致。

  “目前,已有5个人给我们来信,表示听到我们的检测结果和分析后症状消失了。”曾光说,其中一名来自上海的被调查者,原本就患有焦虑症,在加入相关的qq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来京接受调查体检与专家会诊后,这位被调查者承认自己有过高危行为,表示已能调整心态、过开心的日子了。

  一位“痊愈”者还致信所有网友:“我也是原来的问题人,现在毛病一点点少了,舌头白、舌头不舒服都是扁桃体肥大发炎闹的,刚手术完,真的感觉很舒服,前所未有的舒服了。和大家打个招呼,我走了,将要开始新生活了!我的心结已经开了。请大家为我祝福吧!”

扩展阅读:


一、艾滋病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

  1、 HIV直接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

  (1)急性脑病、脑膜脑炎。

  (2)亚急性脑炎,又称亚急性HIV脑病和艾滋病痴呆征,最常见。

  (3)脊髓病。

  (4)周围神经病。

  2、 中枢神经系统的机会性感染:

  由于细胞免疫的严重缺陷,可以发生多种机会感染。

  (1)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

  (2)中枢神经系统结核及非典型鸟分支杆菌感染。此外,临床上弓形虫脑病也比较常见, 多数患者发生弓形体性脑炎。

  3、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常见的为淋巴瘤。

  4、 脑卒中:艾滋病的神经系统合并症多无特效治疗。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艾滋病

挂号科室:性病科、感染科

温馨提示:
艾滋病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引起传染,暂无预防疫苗,本病的预防在于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性活跃人群男同性恋尤为多见 常见症状:不明原因发热、免疫力降低、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鹅口疮[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国内新闻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