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14:55 来源:网友分享
白血病是发达国家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外一直努力寻找用于白血病诊断的分子生物标志物,但由于白血病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它的发生发展涉及多个分子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目前普遍使用的单个分子标志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网络生物标志物被认为在疾病表征中优于个体分子。
日前来自苏州大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的学者发表论文于journal of cancer,名为基于基因表达和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数据,构建网络生物标志物可准确预测白血病。
该研究整合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基因表达数据,在系统层面上对白血病的关键基因进行模块化分析,构建可以为诊断白血病提供依据的网络生物标志物。首先,我们选择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库 pina 和数据库 genego中白血病相关基因,重建白血病特异性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接下来,进一步整合基因表达数据 以识别具有白血病相关性的活性模块。最后,评估候选网络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性能。最终得到一个包含97个基因和400条映射关系的网络用于准确诊断白血病。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该网络标志物中的基因主要富集在白血病等癌症相关通路上。
网络生物标志物相比于单个标志物可以更加有效的区分白血病的疾病样本和正常样本。网络生物标志物提供了诊断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白血病的分子基础。
由于肥大细胞白血病常为肥大细胞增多的进展期表现,一般有两大类特异性表现。
1.由肥大细胞浸润所致 如肝、脾、淋巴结肿大,或引起骨损害、骨压痛或溶骨性损害;皮肤浸润引起瘙痒、发红,出现色素性荨麻疹,范围大小不等,呈棕色素斑疹或丘疹,有时呈结节,皮肤划痕试验阳性。
2.肥大细胞胞质内有异染颗粒,内含肝素、透明质酸,并能产生组胺、多种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激肽、前列腺素等 释放组胺可引起较顽固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出现腹痛、呕血、黑便,以及头痛;面部、四肢水肿。大量组胺释放可引起患者突然出现皮肤潮红、支气管痉挛、心悸、荨麻疹,甚至休克。肝素释放过多可引起出血倾向。此外,可有乏力、发热、体重下降、厌食。
国内诊断标准如下:
1.临床上有白血病或肥大细胞增生症的临床表现:①淋巴结、肝或脾肿大;②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其他物质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变化,包括皮肤潮红、色素性荨麻疹、皮肤瘙痒、发作性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心悸、低血压、晕厥、休克等症状。
2.外周血中有肥大细胞(组织嗜碱细胞)。
3.骨髓象中肥大细胞明显增生,占有核细胞30%以上。
4.尿内组胺升高。
5.骨髓干抽或有皮肤及脏器浸润时,需做活体组织检查确诊。
温馨提示:
鼓励病人经常食用一些富含铁的食物。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组织和器官,同时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据报道,我国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