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6 13:18 来源:网友分享
记者近日探访发现,目前市场上有一些私厨外卖平台,主打的是将私人厨房做的菜共享给邻里,生产经营者大多未取得相关生产经营许可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监管漏洞。对此,国家食药监总局表示,只要是食品的生产和经营,都应当依法获得许可,其中也包括所谓的“家庭厨房”。
以私厨外卖为主的“回家吃饭”app上,多是私人做的家常菜。
用户多担心食品安全问题;食药监总局:家庭厨房也是食品经营行为,应取得相关许可
新京报讯新京报记者近日探访发现,目前市场上有一些私厨外卖平台,主打的是将私人厨房做的菜共享给邻里,生产经营者大多未取得相关生产经营许可证,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监管漏洞。
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昨日表示,只要是食品的生产和经营,都应当依法获得许可,其中也包括所谓的“家庭厨房”。
私厨多未取得相关许可加入平台需体检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私厨外卖平台以“回家吃饭”、“妈妈的菜”、“蹭饭”等为主,打造的均是家庭共享厨房的模式,下单者多为白领上班族。
以“回家吃饭”为例,据了解,该平台单个家厨月平均接单量在120-150个,平台运营月订单量过百万。
在“回家吃饭”平台上做私厨的黄女士说,她快60岁了,退休后在家里时间比较多也没啥事儿,就开始做家庭厨房外卖。“我很喜欢做菜,最拿手的就是红烧肉。”黄女士说,以前做菜都是给家人吃,现在能让更多的人尝到自己做的菜很开心。
“最多的时候一天会接30单左右,还是挺忙的。”黄女士说,家里目前就她一个人做,有时丈夫不忙就打打下手,但两人并未取得相关生产经营许可。
像黄女士一样未取得相关许可的私厨不在少数,赵先生也未取得相关许可,对于如何保证饭菜卫生,他说,不考虑那么多,就跟给家人做饭一样就行,尽量干净点。
他表示,加入外卖平台也有一些要求,例如注册时要先去医院体检,办健康证,才能加入。“他们也会来家里拍照,看看家里的卫生条件”。
有私厨透露,私厨与平台之间没有就食品安全问题签署任何保障协议。“总体来说还是要看用户评价的,好评多自然客户多,评论里偶然有一些差评也没关系,没什么惩罚,但差评太多可能公司会过问。”
“家乡味”是卖点用户担心卫生问题
从用户反馈来看,“家常菜”、“家乡味”是私厨外卖的一大卖点,味道好又实惠是大多用户选择私厨外卖的原因。
在一家名叫“婆婆的菜”私厨的用户反馈中,就有用户说“很喜欢阿姨做的红烧肉,连续十几天订餐了”;也有用户说“味道好的没话说”、“做的菜很有妈妈的味道”。
另一家位于北京朝阳区的私厨外卖评价中,有用户表示“叫了外卖才知道阿姨是湖南人,跟我老乡,能吃到家乡菜感觉很亲切”。
不过私人厨房的卫生,也是用户担心的头号问题。有用户质疑说“家庭厨房不像餐厅有餐饮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之类,吃坏了肚子算谁的?”
一位某私厨外卖平台的摄影师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们去家庭厨房拍照一般都要修图的,所以其实有些网上看起来很干净、很光鲜的厨房,并不一定都真实。“有一次我们去西城区一个胡同里的家里去拍厨房,当时看到煤渣土堆在门口时我们就在想,这样的厨房做的饭能吃吗?但是后来发布出来的照片看起来肯定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