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1 09:43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09月20日讯 9月19日,堪称“中国诺贝尔”的未来科学大奖揭晓。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的卢煜明(Dennis Ming Yuk Lo)教授,因发现可以从母亲血液中提取到胎儿DNA,而获得高达100万美元的生命科学大奖奖金。
卢煜明教授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嘉诚医学讲座教授兼化学病理学讲座教授。他尤其致力于研究人体内血浆的DNA和RNA,早在1997年就发现了孕妇外周血中存在游离的胎儿DNA,并发展出了一套新技术来准确分析和度量母亲血浆内的胎儿DNA,被誉为无创DNA产前检测的奠基人。曾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2011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13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同时,卢煜明教授亦将有关技术引伸至其他不同的范畴,例如癌症、心脏病等。2014年11月,卢煜明在接受《MIT technology review》采访时表示,他正在开发一种新的癌症检测技术,通过研究释放到血液中的DNA,在癌症的早期阶段发现他们,而那时疾病相对容易治疗。这种检测只需要1,000美元左右。随后,卢煜明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采用基因组和甲基化组测序方法,揭示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DNA的异常。研究结果发布在2014年11月26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他们还通过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发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患者血浆中存在异常伸长和缩短的DNA分子。这项研究发布在了2015年2月2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另外,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获得了“物质科学大奖”,他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对奇特量子现象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发现。分子束外延生长是一种先进的薄膜生长方法,能在材料衬底上一层一层地生长单晶薄膜。他和合作者制备了多种高质量的单晶薄膜材料,这使得他们于2012年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在钛酸锶衬底上的单层铁硒高温超导现象。这两个发现已被许多研究小组重复出来,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激发出更多的相关研究活动,有望进一步提升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界面超导的临界温度,从而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薛其坤教授表示,他将与致力于这两项重大发现的同事们一起分享这笔奖金。而卢煜明院士则表示,他还没有时间去考虑如何处理这笔奖金,但是他将首先用其中一部分,来邀请家人、朋友和长期的合作伙伴参加明年1月份在北京举行的颁奖仪式。卢煜明教授感叹:“今天,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了。”这次奖项是北京时间9月19日下午3点在北京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的。
组织者强调,此次奖项是由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首席执行官李彦宏(Robin Li)和其他一些私企高官资助,基于公正和独立的选拔,最终选出了获奖者。在过去,由政府主办的奖项和资助,由于会产生徇私和管理不善,而引发争议。
未来科学大奖共设立“生命科学大奖”和“物质科学大奖”两个奖项,奖金各为100万美元,以表彰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被称为中国的诺贝尔奖。据称,参选工作必须产生巨大国际影响;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另外,要求其获奖工作主要在中国大陆或港澳台地区完成,但不限国籍。获奖者可以是个人或者团队,原则上每个奖项不超过5名获奖者。
卢煜明教授说,高知名度的奖项可能会给新一代的中国学生带来关于探索发现的故事。他说:“科学发现的故事,是激发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的一个有力工具。”同时他表示,在他年轻的时候,Watson和Crick发现了DNA双螺旋,激发了他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去年,中国庆祝第一次获得国际诺贝尔奖。这个奖项授予给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的药理学家屠呦呦教授,她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已经超过了四十年。这一度引发了争议,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中国科学家获奖?当前的中国科学基金制度是否能激励获得这个奖项所需的创造力?
卢煜明教授承认,相比较已超过一个世纪的诺贝尔奖来说,此次“中国诺贝尔”就像“第一年刚刚开花的幼小植物”。他表示:“我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科学奖将获得一定的地位和历史,并被更多的同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