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5 17:21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09月23日讯 微信朋友圈里被各种保健养生信息刷屏、老人迷信各种养生秘籍、主妇疯狂购买各种保健品……近年来,养生信息传播混乱,很多人已深受其害,却仍深陷其中。
养生是一门科学,身体的保养需要科学知识的指导,这本来是显而易见的常识。但是,很多人对伪养生、伪科学深信不疑,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被说成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社会病”,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也足以引起人们的思考和警觉。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是越来越强烈的养生意愿和需求,另一方面是伴随而来的养生市场的失序、失控。有人说,养生“社会病”缘于功利化和病急乱投医的愚昧。但是,养生需求本应由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来共同满足,以达到供需协调。因此可以说,供给侧管理上的慵懒、疲软和失策,才是造成这种“社会病”的根源。
为规范养生市场,国家通过食药领域的法制完善和执法强化,加大对虚假养生信息和违法恶意推销的打击力度,这显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看到,依法打击只是事后补救与亡羊补牢,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养生陷阱和欺诈。治本之策应是切实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因为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一个人才可能提高对伪科学、伪养生的辨别能力,才可能具备对诱惑、忽悠、欺诈的防范能力。
值得格外注意的是,一些拥有高学历的老人也会中招,这是为什么?即便高学历群体也不一定真正懂养生、懂科学。因此,基于源头治理理念,有必要来一场彻彻底底的养生“大科普”。这种科普要示之以常识、明之以误区、晓之以规律,最大程度地防止低级错误和养生伤害事件出现。
篇外阅读:治理养生乱象社会病需要三味药
治理养生乱象的病,第一味药是普及健康常识。欠缺健康常识的,不仅是普通公众,知识分子也在普及之列。有一对老年夫妻,男人是化工企业的总工,女人是西医药剂师,与普通人相比,其应该算是高知分子,可两位老人仍中了各种保健品的“枪”。他们把退休工资花在各式保健品上,就连突
发脑梗,也认为是没吃保健品所致。高知分子尚且“中毒”如此,普通人更可想而知了。因此,普及健康常识,需要权威部门及时对各种养生谣言进行科学解读,正本清源,不断提高公众的鉴别能力。
第二味药是加大对健康谣言的打击力度。许多荒谬的健康谣言,常常利用敏感话题如雾霾、癌症、辐射等进行编造,引发公众高度关注甚至恐慌,从而达到其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健康谣言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被忽视,造谣者从不承担违法成本,导致健康谣言肆无忌惮。因此,相关部门应对健康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进行打击,加大其违法成本。
第三味药是提高监管成效。中药饮片的质量监管处于空白状态,养生领域“李鬼协会”的监管错位,行业协会自律程度低等,都是养生市场乱象得不到有力遏制的重要原因。通过深化改革厘清部门职能,完善分工合作的办法及问责程序,统筹各方力量形成监管合力,提高查处的效率,完善黑名单和行业退出机制,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