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3 14:15 来源:网友分享
所有Behcet病患者中,有眼病变者约70%~85%。以眼病变为主要表现者,称眼型Behcet病。眼病变中虽复发性前房积脓性虹膜睫状体炎为经典表现,但以脉络膜视网膜血管炎为主症者也并不少见,有时因眼球前段炎症而被忽略。
眼病变一般发生于其他器官炎症之后1、2年,也有首先出现者。因眼病就诊的患者,除畏光、流泪、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外,尚有睫状充血、灰白色KP;较稀薄的前房积脓,可随体位转变而缓慢改变其液平面,亦可在无睫状充血等情况下突然出现,并能自发消失;虹膜后粘连、晶状体瞳孔领被色素或渗出物遮盖等体征。少数病例还可见到虹膜角膜角的圆形黑色沉着物。如果眼底能窥见,则有玻璃体混浊,尤其下方灰白色疏松的团块状混浊;脉络膜视网膜渗出、出血、视网膜血管充盈迂曲,甚至表现主干或分支静脉阻塞等;视盘充血水肿,边缘出血等也时有发现。FFA可见广泛的脉络膜视网膜及视盘周围荧光渗漏,也可因毛细血管阻塞而出现无灌注区,因FFA能诱发静脉炎症反应,非不得已时尽量避免此项检查。
1. 白塞氏病的治疗主要可以分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针对眼睛炎症的治疗,第二个方面是针对血管炎方面的治疗,最后一个方面是对症治疗。如果此病导致了关节炎则需要针对关节炎加以治疗。针对本病引发的关节炎可以选择NSAIDs作为治疗药物
2. 白塞氏病可以导致比较严重的皮肤粘膜损害,特别是一些男性得了这种病之后皮肤损害会更为严重,这个时候可以选择秋水仙碱作为治疗药物。有时候发生皮肤粘膜病变还可以选择酞胺哌啶酮作为治疗药物。
3. 白塞氏病可以导致严重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或者是生殖器溃疡,对于这样的现象治疗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一般这种药物都是局部用药,而且使用这种药物不但能够消除炎症,还具有缓解疼痛的功效。
4. 如果已经患了白塞氏病,那么油腻并且高热量的东西一定不能吃。比如说羊肉,牛肉,狗肉等,这些东西虽然味道肥美,但是容易给脾脏造成很大压力,使脾脏机能降低,使毒素难以排出,使白塞氏病全身扩散。
5. 平时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绿豆,西瓜,冬瓜,玉米等,要注意少吃热带水果,比如芒果,香蕉,榴莲等。另外,多吃流食,比如绿豆粥是个不错的选择。
6. 不吃过硬的食物。过硬的食物容易对牙齿造成不适,伤害牙龈,容易导致口腔溃疡。若口腔溃疡发生的频率太高,全身其他地方将更容易出现病情。
一、首先我们一定要养成一个比较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虽然不能完全杜绝白塞病,但是能有效降低其发病几率。所以工作、学习、生活、作息要规律化,尽量保持充足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尽量避免加班或者熬夜。
二、其次在平时还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或者是水果,以及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患者通常是体湿过度,所以应该在饮食上选用克湿解湿的食物。适宜食用以下食物:豆制品、鸡蛋、时令蔬菜、瘦猪肉、鸡肉、莲藕、西瓜、冬瓜、苹果、红豆、五谷杂粮粥、西红柿。
三、保持良好心态。好心情能减少疾病的发病率。所以日常心态要平稳,不能对某些事情太过较真。遇到烦心事尽量找人倾诉,多进行沟通交流对健康有很大好处。
四、做好眼部预防。眼部疾病患者需要做好预防,避免强光刺激,可以带墨镜出门,病情做好卫生工作。
五、避免感冒。感冒能够导致病情加重或者病情反复发作,所以在天气变化时,尤其是季节变换的时刻,注意预防感冒。
六、节制房事。患者一般都阴部溃疡,治疗和护理时应该尽量避免房事过度,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七、保持口腔卫生。口腔通常会伴随着溃疡的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而且还会出现消化不良,所以应该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疾病加重和感染。用漱口水或者生理盐水代替刷牙。
八、忌口。饮食上应该禁忌湿性和刺激性食物,如:狗肉、羊肉、油炸、烧烤、辣椒、生葱、生蒜、桂圆、虾类、橘(桔)子、菠萝、炒制花生瓜子、荔枝。
九、早发现早治疗。多学习白塞病的诊断和防护知识,在发病前期加紧治疗,以避免对脏器及神经系统的危害。
(1)活化的T细胞出现在患者的局部组织和周围血中,其中CD4和CD8均有增多,γδT细胞也增多。各个患者T细胞受体TCRβ株升高不一致,即TCRVβ呈多态性,说明T细胞升高是由多种不同抗原促发的。由于周围血中IL-2和IFNβ是增高的,Th2分泌的细胞因子IL-4和IL-10呈低水平,因此BD属Th1占优势的细胞免疫反应。而血循环中的致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8也是增高的。
(2)中性粒细胞的反应是一非特异性的细胞反应,在本病中有一定作用,如本病中出现的非细菌性化脓性毛囊炎、针刺反应、前房积脓均显示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活化和功能亢进。来自BD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具有产生大量过氧化物和溶酶体酶及加强趋化作用的能力,以致造成组织损伤。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可能与致炎性细胞因子的促发有关。
(3)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衬于血管内壁,为血流提供光滑表面,维持血液正常的流动。也作为渗透膜调节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近年来发现它能合成、释放活性物质如血管舒张因子和收缩因子,抗凝血和促凝血因子,促进和抑制血管壁细胞生长因子,防止血细胞粘附于血管壁因子等。当受到刺激(如致炎细胞因子)后,内皮细胞表达的黏附分子增多,有利于血小板和白细胞黏附于其壁,形成血栓。同时白细胞外移,活化释放导致组织损伤的介质,并扩大了自身组织的损伤。内皮细胞受损后有抗原递呈,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目前认为内皮细胞参与了系统性血管炎的发生和发展。然而,由于内皮细胞本身的异质性,不同大小、种类和不同器官的内皮细胞形态、功能不同,解释了不同血管炎中受损器官和临床表现的迥异。